燕昭王篇(11)(1/3)
伐齐雪耻
苏秦入齐,搞垮齐国的同时。燕昭王也没有闲着。
燕昭王以乐毅等人大力改革,发展国力。
当然呢?
田甲之乱、孟尝君亡魏、齐闵王称帝,也让齐国离心离德,走了很多大才之人。
其中,最具有代表的人物:邹衍。
邹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现在,来看一下邹衍的个人简历。
生卒: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
邹衍是齐国人,生在齐鲁大地,总会被文化熏陶。
他另形成一个体系,成为阴阳家的代表人物,还是五行创始人。
他的主要学说:五行说、五德终始说、大九州说。
这些学说,都是很厉害的。
尤其是五德,为齐闵王称帝,秦始皇建立大秦王朝,提供了理论依据。后来的封建王朝,都推崇五德。
此时的邹衍,在文化领域已经有相当高的造诣,在稷下学宫的名声,也足够响亮。
无论是齐宣王,还是齐闵王都不敢怠慢他。
周游魏国时,魏王(魏昭王)亲自去郊外迎接,把他奉为座上宾。
齐襄王复国后,他回到齐国,去了赵国邯郸。
平原君侧着身子走路来迎接他,并用衣袖替他拂去座席上的灰尘。
此时的邹衍早已经名满天下。
那么,邹衍在齐国混得好好的,为啥会去燕国呢?
这就要从,几件事说起。
田甲劫王、孟尝君亡魏、齐闵王称帝失败,这些事件,让邹衍预感到齐国不好混。
齐国混不下去了,那就去其他诸侯国混。
有才能的人,去哪里都会受到欢迎。
可,他选择的也不多。
韩、魏太弱,不能选。
赵惠文王弑兄囚父,李兑专权,打压人才,不能去。
秦、楚,他又看不上。
经过,一番衡量,邹衍选择了去燕国。
邹衍没有选择秦、楚、赵,也没有选择韩、魏,最终选择了燕国。
这是因为人才,总希望被善待,也希望遇到能够赏识他的明主。
怀才不遇,这是最痛苦的。
那么,邹衍去了燕国,燕昭王会如何善待他呢?
燕昭王黄金招贤,来了很多人才。
比如卫国的屈庸、宋国子源、楚国的景舍、赵国的剧辛、魏国的乐毅(从赵去魏,在亡燕)。
那么,邹衍的到来,燕昭王会有什么反应呢?
答案:超出你的想象。
燕昭王的表现,十分恭敬。
主要有四个方面:
1、亲自迎接。
2、燕昭王亲自用衣袖裹着扫把,退着身子边走边扫,在前面清洁道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