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篇(11)(2/3)
3、请邹衍以师长身份给自己授业。
4、为邹衍修建了一座碣石宫,供其居住讲学。
燕昭王之举,诞生了两个词语:拥慧先驱和碣石宫。
按理说,燕昭王的年龄比邹衍大,地位也邹衍比尊贵。
燕昭王为什么会做出这些超乎想象的事情来呢?
个人觉得有以下原因:
1、邹衍的才学,足以让燕昭王去做这些事。
2、体现出燕昭王爱才之心。
还有一点,最为重要。
燕昭王借着邹衍从齐国来燕国,传达一个信号:齐闵王不重用你们,燕国的大门向诸位敞开。
燕昭王的拥慧先驱和碣石宫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他爱贤、敬贤的名声,风传天下。
燕昭王之举,让那些有才,得不到重用的人,看到了希望。因此,投奔燕国的士人更为踊跃。
燕昭王也为这些郁郁不得志的人,打开国门,不拘一格地广为接纳。同时,还把那些有志灭亡齐国的人,熟悉齐国险阻要塞和君臣关系的人,以及善于用兵打仗的士人,尽数收留下来,并给与优厚的待遇。
燕昭王多方积蓄力量,以利兴燕破齐。
然,燕昭王也知道,这点力量,不足以动摇齐国的根基。
他还要继续做表面功夫,迷惑齐国君臣。
齐国第一次伐宋,他派大将去支援。结果,齐闵王看不起燕国,斩杀了燕国大将,来看燕昭王的反应。
燕昭王没反应:忍。
齐国第二次伐宋,燕昭王备好粮草,前去支援,迫使宋国割城,为齐国争取利益。
齐闵王嘲笑他:没骨气。
燕昭王:再忍。
齐闵王垂沙打败了楚国,攻破了秦国的函谷关,欺负三晋,压制燕国。这时的他,更加膨胀,认为天底下没有对手。
齐闵王觉得自己有资格称帝,号令天下。
但,称帝是有风险的。
当年,魏惠王第一个称王,被诸侯群殴,导致霸业倾覆。
齐国第一个称帝,会不会重蹈覆辙。
此时的齐国,不怕任何一个诸侯国。但,还没有能力挑战天下诸侯。
为了保守起见,齐闵王同意秦国的请求,齐国为东帝,秦国为西帝。
齐、秦称帝,还达成了一个条件:瓜分赵国。
齐、秦称帝,赵国是有实力反对的。
赵国也是齐、秦共同的敌人。
赵国亡了,对燕国不利。
燕昭王让苏秦,破坏齐、秦之盟。
苏秦果然是一等一的人才,靠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不仅破坏了齐、秦之盟,还让齐闵王取消帝制,更甚者怂恿齐闵王合纵诸侯伐秦。
齐闵王不仅听了,还做了。
在齐闵王的号召下,合纵诸侯,伐秦。
秦国招架不住诸侯的压力,被迫去掉了帝制。
齐、秦两国称帝的闹剧,就这样收场了。
然,齐、秦两国的矛盾,却更加尖锐。
秦国认怂,取消帝制。齐闵王觉得伐秦,是亏本的买卖,会便宜了三晋和楚国。
齐闵王趁着诸侯的注意力在秦国,不打招呼撤兵也就罢了,还干了一件大事:趁着宋国内乱,以迅雷不及之势,独自灭了宋国。
齐闵王灭宋,再添灭国开疆之功。齐闵王将齐国,推向了鼎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