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篇(10)(1/2)
纵横家苏秦
乐毅是什么时候去燕国,又是什么时候,面见燕昭王。
由于资料残缺,没有记载。
但,可以明确的是乐毅是在沙丘宫变之后,先逃亡魏国,后去了燕国。
乐毅拿着简历,去了燕国,面见燕昭王,寻找工作。
于是,历史机缘巧遇,燕昭王和乐毅就这样在燕国蓟城见面了。
这次见面,也成就他们各自的功业。
燕昭王:伐齐雪耻。
乐毅:不世名将。
当然呢?这也是十几年后的事情。
话题扯远了,言归正传。
乐毅拿着简历,去了燕国。
乐毅是个年轻人,没有显赫的资本(此时,还不是名震诸侯的名将),去燕国面试,找工作,也会有困难。
求职、面试、交谈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定不能少。
当然呢?
燕昭王对眼前这个求职者,且年龄与他差距不到十岁的人,第一印象很不错。
乐毅过了第一关,接下来就是第二关:自我介绍。
至于,乐毅有没有说自己祖先是乐羊,为自己加分的话,这个不好判断。
按照,乐毅在赵武灵王、赵惠文王、魏昭王生活的那段经历,他不是以祖先的称号,来为自己求取功名的人。
乐毅和护送燕昭王归国的乐池,有没有关系,这也不好说。
总之呢?
乐毅的自我介绍,也让燕昭王满意。
接下来,就是深入交谈。
燕昭王见眼前这个年轻人,擅长兵道,心想:不愧是跟赵武灵王混过的人啊!
燕昭王觉得乐毅不错,能用,且重用。
乐毅也认为燕昭王是贤君,值得追随、效忠。
燕昭王把藏在心底的秘密告诉了他:如何才能伐齐雪耻。
乐毅说了两个字:改革。
燕昭王也想改革,但,如何改,怎样改,这是他遇到的难题。
索性,上天照顾他,为他送来很多贤能的人,这些人来自赵国。
他们的名单,最显赫的有三人:乐毅、剧辛、赵奢。
经过一番商谈、了解,这对君臣走在了一起。
燕昭王把军事改革,交给了乐毅、剧辛、赵奢。
政治、经济改革,交给了郭隗、屈庸。
燕国有了大才之人的帮助,尤其是来自赵国有改革经验的人加盟。燕昭王也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变革燕国的现状。
燕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焕然一新,国内充满生机。
此时的齐国,也是大变样。
齐国国君,是第四代王:齐闵王。
下面就介绍,齐国这个第四代王的个人简历。
出生:公元前323年---公元前284年。
在位:公元前300年---公元前284年。
功绩:破秦、败楚、亡宋、称帝。
公元前301年,齐国的第二代王齐宣王甍。
其子,田地继位,是为齐闵王。
齐闵王继位后,干了四件事。
1、垂沙败楚。
2、合纵韩魏破秦。
3、田甲之乱,肃清反对者。
4、赶走孟尝君。
此时的齐闵王,也过了三十。
年级轻轻,却取得了显赫的功业:败楚、破秦、赶走孟尝君。
中原诸侯,不能奈何的楚国、秦国,都被他打败了。中原诸侯又以齐国为尊。
齐闵王不免整个人飘了起来。
有句话说得好,成名太早,登得太高,不加以节制,容易跌倒,还会粉碎碎骨。
这句话,也是对齐闵王最好的印证。
齐闵王不加节制,为人骄傲,又喜欢享乐。但,齐国还是最强大的,诸侯不敢去惹。
齐国的变化,燕昭王是尽收眼底。齐国越乱,对燕国来说越好。
但,燕昭王也明白,燕国和齐国不在一个等级上。
燕国打不赢齐国,他要做的就是忍,继续改革,发展国力。
上天是偏爱燕昭王的,又给他送来了一个人。
他就是战国时代很有名的纵横家:苏秦。
唐宋八大家之中,有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战国时期,也有三苏:苏秦、苏代、苏厉。
唐宋八大家的三苏,这里就不多说了。
就来介绍一下,战国时代的三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