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篇(47)(3/4)
赵武灵王的意思是问:诸侯都打秦国,我总不能什么也不做吧!
领导问话,下面的人自然要接话。
他们说了秦国为何被打的原因:
秦国囚禁大国之君,截杀大国之臣,令天下诸侯震怒。
接着,大臣又说了不能和秦国结盟的原因:
1、新仇旧恨。
2、秦国与赵国结盟,是想将祸水北引。
3、助秦,会得罪天下诸侯。
随后,这些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喊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合纵诸侯,攻伐秦国。诛暴秦,匡正义,以安天下秩序。
肥义趁机劝阻赵主父打消入秦的想法:秦国欺诈楚国,扣押楚王,失信天下。截杀靖郭君,更是臭名昭著。赵主父这个时候入秦,岂不是羊入虎口。
有人怕领导听了这句话不高兴,补了一句:
让齐、韩、魏三国伐秦国。赵国一举荡平腹心之患中山国,稳固北疆。
赵武灵王耐心听完大臣的意见,问:齐、韩、魏三国伐秦,孰胜孰败。
大臣:三国胜。
赵武灵王问:五国之势,拿不下函谷关。三国之势,能攻下函谷关?
这个问题,难住了这些人。
毕竟,五国之势伐秦,很多人都是经历了的。
赵武灵王摆出自己的观点:他要去秦国摸清底细。
这样,才能让他制定是否伐秦的策略。
一战不能把秦国打趴下。
赵国往后的日子将会相当难过。
虽不能一战灭了秦国,至少一战让秦国数十年不敢与赵争锋。
若不能达到这个效果,赵国就不能轻易和秦国开战,也不能与秦国交恶。
朝臣见领导说了这么多,就只有一个目的:他还是想去秦国看看。
那么,楚怀王、孟尝君的遭遇,近在眼前。
爱学习的赵武灵王,咋不懂前车之鉴,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执意去秦国呢?
只能有一种解释:赵武灵王胆子大,不按常理出牌。
当然呢?
为了赵国,为了赵武灵王的安全,朝臣还是继续反对,并列出反对的理由。
赵武灵王不顾大臣反对,坚持要去秦国一游,还说了去秦国的理由。
1摸清秦国底细
2插手秦国内政
3弱秦强赵
赵武灵王说完,等待着大臣的反对。
也许,赵武灵王的魅力太大了。
也许,这些人也知道反对无效。
他们说在多,也不能阻止赵主父入秦。
他们有意见保留,不再反对。
他们有个条件:安排好后事。
大臣虽没说,你去秦国发生了意外之类话。
但,楚怀王的例子摆在眼前,要留有后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