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篇(16)(1/3)
逢泽会诸侯
庞涓从桂陵大败而归,回到大梁。生平未尝一败的人,最终还是败了。
破他神话的人,却是他的师弟孙膑。
论天下诸侯何人能敌,舍他其谁。
这一刻,庞涓笑了,他有对手了,人生也不会感到寂寞。
天下无敌的人,真的很寂寞。
魏惠王见爱将打了败仗,也没有责怪他能力不行。
毕竟,齐国太狡猾,有备而战。
庞涓率军从邯郸长途跋涉,是疲惫之师。齐国以逸待劳,又设伏偷袭。庞涓在极度劣势的情况,保住了有生力量,也实在不容易。
魏惠王为庞涓找理由,重用且信任他。
庞涓见领导没有将锅让他背,也觉得自己跟对了好领导。
可,败给齐国,败给师弟孙膑,也是他心中的一道疤。想要这道疤痕痊愈,只能伐齐,打败孙膑。
正所谓,在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站起来。
魏惠王腾出手来,联合韩国,出兵襄陵,攻打宋、卫联军。
宋、卫联军见齐国不打了,也撤军归国。
楚国见魏国主力回来了,也停止了继续攻伐。
魏惠王处理了楚、宋、卫等诸侯,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击秦,收复失地。
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自然落到了庞涓的身上。
庞涓也知道,魏国和齐国短时间内,不会大规模开战。
那么,他把怒气发泄在其他诸侯的身上。尤其是秦国,面对猛兽的进攻,完全招架不住。
秦孝公见中原大战停了,庞涓率军来攻,很识相的躲避这支猛虎,撤军归国。这场以赵国邯郸,引发的第一次中原大战,最终落下了帷幕。
战争之后,总会改变格局。
第一次中原大战之后,格局又是怎样?谁又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谁又是最大的输家?
大战之前,天下格局:魏国一家独大。
大战之后,天下格局:群雄并起。
尤其是齐、楚两国,成为了可以制衡魏国的对手。
邯郸劫难,让赵国的国力,一落千丈。
魏国四面开战,桂陵输给齐国,霸主的根基也被动摇。
秦国攻克了河西少梁,上郡固阳,兵峰抵达魏国旧都安邑。
齐国在桂陵击败魏军,这也是魏文、武两侯以来,最大的惨败。
齐国崛起东方,成为大国。楚国占据了魏国的睢濊间地。
魏、赵两国是最大的输家。秦、齐、楚三国成为了赢家。
大战之后,接下来,就是魏惠王个人反思时间?
魏惠王心想,攻伐邯郸,为什么会被诸侯群殴?
为什么那么多诸侯都帮赵国,魏国成为了孤家寡人?
这个看上去很简单的问题,让魏惠王想了好几日,才想到了问题的症结。
那就是魏国和中原诸侯的关系太差。
魏惠王找到了原因,那就要改变这种现状。毕竟,以一国大战一群诸侯,魏国还是吃不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