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第四十九章(1/3)
如今到底应该听太子的,还是听永安王的。
这对因为祭天而随行到龙尾镇的朝臣与几位年幼的皇子来说,是个很难抉择的事情。
太子,地位尊贵,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永安王,从前的太子,圣人嫡长子,地位也非比寻常。
二人若是起了争执时,到底该听谁的,礼部右侍郎只觉得自己脑袋里头有两个小人在打架,谁赢了便听谁的。太子让他安排回程,永安王又让人传话,套好马车,拴好马儿,莫让马儿一回儿因为变故而受到惊吓到处乱跑,有可能会误伤人。
此刻,万籁俱寂,在满山冰雪之中,众人仿佛都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一般,注视着那对天家兄弟。
今日好不容易的大晴天,钦天监算好的日子,怎么可能出事,他也不允许出事。
李燕麟丝毫不信李燕沉的话,今天祭天何其顺利,只要返回长安,他在朝野之中的名声,总会再好一些。
上一次,华容园的事情,是他一时被旁人冲昏了头,未能安排好算计,就在事情败露的前一刻,他主动向常德帝请罪,这件事并不是天衣无缝。
他需要向旁人证明,他的一时冲动,仅仅是一时冲动。
他依旧是那个心怀天下,温和儒雅的太子。
可这一切,李燕沉为何就是要来破坏?
为什么,从小到大,他好像都要被李燕沉狠狠地压下去。
他们出生时间只差了几个月,就因为先帝病重时,李燕沉刚好出生,所以就夺得了先帝所有的宠爱,还在死前,不顾旁人阻拦,绕过了他们父皇,定下了李燕沉的太子之位。
从此,他事事都要被李燕沉压着一头。
不对,是他与李燕沉的身份有了天壤之别。
他是尘埃一般的人物,而李燕沉是被万人注目的天之骄子。
就连,还是小小年纪的他,遇见李燕沉时,都要行君臣之礼。
明明二人一般大,凭什么李燕沉要站着,他要作揖!
他也是父皇的儿子,太子之位,他明明也可以竞争。
李燕沉学什么,他也学什么,他样样都不比李燕沉差。
而现在,他终于将李燕沉踩在了脚底下。
李燕沉分明就是想要破坏这一切。
亏他这一路上,还对李燕沉照顾有加,虽是为了让旁人瞧见他们兄友弟恭,和睦相处,可李燕沉为何就是不肯认清现实,如今他才是太子,才是储君,才能发号施令,而不是李燕沉还当太子的那些年。
李燕麟深吸了一口气,保持着自己一贯的温和儒雅,“二哥,你若是担心雪崩,不若你随后再下山,孤还要回龙尾镇施粥,不可随意停留于此。”
“二哥意下如何?”
他这是退了步,李燕沉就该知进退。
哪曾想,对方盯着下山路上的雪山,眉头紧蹙,“不可。”
李燕沉没有理会眼前人,只是极快吩咐下去,“让人将马车都拉来聚在此处,不许随意走动。”
“白泽,安排腿脚利索的禁卫即刻下山,通知镇中守备。”
白泽是永安王府的人,当然只听他的,立刻就领了命令。
李燕麟的脸色极其难看,若非是还有外臣在此,他早就要动怒,他深吸了一口气,“二哥这是何意?耽误了祭祀的流程,回长安后,孤该如何向父皇交待,向天下百姓交待?”
周围人下意识地朝后退,谁都不想此刻插手这兄弟二人之间。
李燕沉这才看向他,似有几分叹息对方不知世事一般,“太子该知道,你是一国储君,身负天下安危,不该以身犯险。”
“若是今日你在此出事,我等又该如何向圣人交待,又该如何向天下百姓交待。”
李燕沉绕过了李燕麟,看向他身后的那些人,“他们,也不应该在此处出事而断送了性命。”
“太子放心,若耽搁了祭祀,回长安后,我会向圣人请罪,一力承担。”
“请各位配合。”
短短几句话,声音虽不大,却因为他语气太过笃定,又太过镇静,让人不由自主地就想要信服。禁卫纷纷井然有序、动作迅速的将所有马匹拉到高台之上……
因为那场李燕沉口中所说的根本不存在的雪崩,除了李燕麟的人,其余人都开始准备着,李燕麟勃然大怒,终于压抑不住,指着李燕沉就要大吼,“你……”
轰隆一声。
危机就出现在这一刻。
山摇地动,似卧龙惊醒,连绵不断的山峰上覆盖的厚雪,倾泻而下。
混乱之中,不知何人在大喊。
“保护太子!”
“牵住马匹!”
“……”
十月十五,储君于龙尾镇卧龙山上行祭天礼,然遇雪崩。
八百里加急马匹,飞速传信入长安。
满朝文武皆震惊,常德帝跌了手中的杯子,险些晕了过去。
朝臣等再不顾雪天路滑,纷纷入宫商讨。
前朝慌乱不堪,后宫也没有多平静。
各宫有子的妃嫔们,皆晕了过去,连一向好脾气的良妃都哭天喊地要去寻儿子。
陆太师接了消息就赶去了宫中,而后不过半炷香的时间,消息就传进了月婉的耳朵里。
玉书说的时候,声音不停地抖,月婉手中的笔跌落纸上,一张上好的宣纸就做了费,她耳朵嗡嗡作响,盯着玉书颤抖的唇,“你说什么?”
她没有听清楚,什么下山路上,什么雪崩?
“玉书,你再说一遍,王爷怎么了?”
玉书见她猛地站起,双眼徒然红了,忍不住心中一跳,“姑娘,王爷他们在卧龙山上遇见了雪崩,大雪封了路,生死未卜。”
她话音落了,月婉身子一软,就朝后倒去,吓坏了玉书,她手忙脚乱的去扶,“姑娘,姑娘!”
屋外人脚步杂乱,不多时,便一窝人涌进了屋中。
生死未卜。
什么叫生死未卜。
闭上眼前,月婉脑中只剩下了这一句话。
难道,这一世重活,又要阴阳相隔吗?
紫宸殿中
常德帝跌坐在龙椅之上,他浑身都没了力气一般。
他的五个儿子,都在那里。
他再是天子,此时此刻也无法接受,五个儿子都可能会丧命的消息。
陆太师领着朝臣已经商讨出了初步方案。
他简单明了的汇报,“圣人,禁卫已整装待发,即刻就启程前往龙尾镇。”
“当务之急,不止要尽快疏通道路,还要安排龙尾镇周边居民尽快撤离,还望圣人指派大臣前去督事。”
常德帝,无力的抬手,“陆公看着安排。”
“朕的几个儿子,都在那里,不惜代价,一定要全都救回来。”
陆太师心情也并不轻松,他点了头,“是。”
而后,常德帝再没有心情听他们议事,散了朝会,让朝臣各自去安排。
陆太师走在宫道上,脚步沉沉,徒然像是苍老了十岁一般。
他人还未回到含元殿,亲随就脚步匆忙赶来,“太师,家中不好了。”
月婉晕过去,老夫人听见消息时,险些一口气没能上来,也晕了过去。大夫人六神无主,此刻太师府竟只能由陆长愿安排。
陆长愿从来没有料理过家务,此刻忙的焦头烂额,也不知道世人是怎么了,此刻纷纷要上门来探望。
都是家中关系隔了不知多少层的亲戚,陆长愿接待的极其心烦,却又不得不接待。
又有奴仆匆匆忙忙跑过来,“二少爷,二少爷。”
“又怎么了?”
“姑娘,姑娘醒了,只是姑娘让人准备马车,说她,说她要去龙尾镇。”
陆长愿一听,眉毛都飞了起来,长腿一迈,朝月婉院子去了。
月婉已经醒了,她已经极快换上了裘衣,婢女团团围着苦劝她,“姑娘,你不能去,龙尾镇现在多危险,你不能去啊。”
月婉没有哭闹,她沉着冷静看着面前拦着她的人,“我要去救燕沉哥哥,他一定在那里等我去接他回家。”
“你们别拦着我。”
她不知道此刻自己脸色有多惨白,比外头屋檐上挂的雪还要白。
她的模样吓坏了玉竹等,玉竹苦苦劝着,就差要跪下了。
她谁也不看,就要朝外走。
陆长愿着急忙慌抓住了她的手,问她,“你要去哪里。”
“阿兄。”月婉用力的甩着他的手,“你别拦着我,你让我去吧。”
陆长愿将她往屋中带,“妹妹,你别急,朝中已经安排了大臣率禁军赶去龙尾镇。”
“王爷一定不会出事的。”
“但是你若是去,你出了事,我们该怎么办,祖母最疼你,刚刚接到王爷出事的消息,都晕了过去,你要是再出事,祖母岂止是会晕过去?”
“你难道心中只有王爷,没有我们了吗?”
月婉没有哭,双眼却红的吓人,她被陆长愿的话击中了心,此刻楞楞的看着陆长愿,“阿兄,你说,他会不会死。”
重活一次,她还是会失去李燕沉吗?
不该这样的。
陆长愿深吸了一口气,看着她的眼睛,“你放心,他一定不会出事的,他是我们陆家的女婿,受着先祖庇佑,你抄了三日经书,先祖一定会保佑他的。”
好一顿说,总算是暂时劝下了月婉要去往龙尾镇的心思。
她捏紧了手,只捏的五指麻木难以掰开时,终于沉着冷静了下来。
天色已经黑了,陆太师还在含元殿忙着未归家,老夫人跟前终于离得开人了,大夫人忙着料理家事,忙自去安排家务。
月婉静静地趴在老夫人床榻边,她握住了老夫人的手,老夫人已经清醒过来,轻轻抚着她的头发,“别害怕,不会出事的。”
实则老夫人自己也六神无主。
她虽不喜欢李燕沉这个孙女婿,可是如今孙女同他成亲已有半载,这半年来,孙女能够时常归家来,王府和宫中都不曾多说什么,想来也是孙女婿心中愿意的。
她不喜李燕沉年纪轻轻,就没了斗志。后来却也有过庆幸,李燕沉不用去争皇位,能够过着安静日子。
好不容易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却因为一场雪崩,打碎了所有。
月婉闭着眼睛。
说来也奇怪,从接到消息的那一刻开始,她一滴眼泪都不曾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