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明君之始(1/2)
看着众人领旨后,朱允炆把自己做的收支表让张慎递给王纯。
“这是宫中库房用的收支表。能清晰查出库中来源去处,你回去着人学习改进,然后教授给各衙。税制改后,各衙都要如此记账。朕要求你们能查到收的每一粒粮食去处!”朱允炆严肃的对王纯说。
收支表的执行可能会比税改还难,这绝了很大一部分人贪污的胆子。这次税改推进要是推行不下去收支表,自己有生之年估计也没机会了。
看王纯接过去后认真研读。朱允炆转头对齐泰说到:“兵部的事下午与五军都督府一块议!”
见齐泰虽然一脸不高兴,也没有发表什么意见。朱允炆又接着对礼部尚书说到。
“礼部有两个事,一是准备好今年恩科考举,统计好需俸养生员,若有因税制等新政闹事的生员,全部开革功名!”
“陛下,生员有异议,下令申饬即可,开革功名是否太过!”礼部尚书还没说话,方孝孺却转身奏到。
朱允炆无语的看了他一眼,解释到:“太祖高皇帝有诏不许生员议政。他们能有朝中诸公清楚政策好坏?不听从政策而妄议者,有二。
一是毫无主见。被人引诱,从而妄议朝政。此类生员,既不能明事理,又胆敢违圣命,用之为祸!
二是动机不纯。事关己身,从而想逼迫朝廷改政易策。此类生员,必与改制受损者有所牵连。尚未为官就敢如此胆大包天,留其何用。”
最烦公知了。朱允炆说完,就看到方孝孺行礼继续说:
“陛下所言,此两类生员,开革没什么损失。但必有真心为国的,发现政策不好,从而想让朝廷知道。臣以为应甄选出来,此等生员应予以嘉奖!”
“没有嘉奖,所有议政生员,全部开革,或者投入诏狱。”朱允炆咬着牙说,明明严禁了,还想开个口子。你现在是好心,不知道以后会长出什么样的恶魔。
“陛下,是何诏狱!”方孝孺惊恐的问到,好像不认识朱允炆了。
“就是你想的诏狱!锦衣卫诏狱!能分辨生员是真心为国还是一己之私的诏狱!”朱允炆毫不相让,没得商量!
“陛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呀!”方孝孺激动的说到。
朱允炆摇了摇头:“先生刚还对逻辑之道,侃侃而谈。现在怎么了。大明军民五千万,不准议政生员有多少,百不足一。朝中上至一品大员,下至无品官吏,均能议政!先生何至于如此说呢。”
“臣惶恐,臣一时失措,口出妄言,请陛下治罪!”方孝孺听到朱允炆的话,仔细思考了会,逐渐平静下来。
“先生不是有罪,而是不知人之罪。先生熟读圣贤书,以气节生,以气节死。却不知,有的人读书不是为了家国天下,只是为了一己之私。
他们可以为了钱粮,为了权利,甚至为了一己享受。能去残害百姓,欺瞒朝廷,裹挟上意,迫害亲王!
湘王薨,不是因为他谋反。而是因为有的官吏,为了一时快意,作践高位。
要是想报效朝廷,就好好习书科举,登科封官后,不止能议论朝政,还能制定朝政!今后凡妄议者,轻则开革功名,重则刑部缉拿!”
见方孝孺诺诺不再言。朱允炆继续对礼部尚书说到:
“第二件事,是各处学校书院,通通要归于礼部管辖。规范教材,考核教员。四书五经,着翰林院校订,增加句读符号,将切音法改为标音法。并加强学子爱国卫家教育,中国经不起再一次蒙元之祸。到时候亡国灭种也不远了!礼部有什么问题么?”
“臣领旨!礼部没有问题,必完成陛下所托!”礼部尚书行礼说到。
朱允炆点了点头,继续对礼部尚书说到:“卿还要延请名儒宿老,研究汉礼。昔日太祖高皇帝定礼制,盖因蒙元蛮夷也,以民做奴,以官做隶。使天下万民无骨矣。
太祖曾对朕语,建国初本想回复汉唐礼制。然时人,除反元之豪杰,多被蒙元百年驯服,已习惯做低下南人。所以太祖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但不敢猝然恢复华夏之礼,反而再三加重以便养民御敌。
太祖临终亦念念不忘,恢复中华之礼,让中国之民挺起脊梁。现在我们就可以开始准备了。大礼参拜者,天地君亲也。依此制礼,彻底恢复中华。”
朱允炆说完,众人激动的领旨,赞颂太祖皇帝丰功伟绩,夸奖朱允炆继往开来,巴拉巴拉一通马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