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皇帝这么难 > 第12章 明君之始

第12章 明君之始(2/2)

目录

朱允炆点了点头,谁也不想见人就跪。示意众人平复,又说到:

“吏部,需要统计出官员和吏员差役改俸后具体信息,吏员也纳入吏部管理。并与户部制定新的地方官员考核法!地方需要以税收不失,人口增加为本!有什么问题么?”看吏部尚书行礼领旨后,朱允炆没再说对他什么。吏部没怎么变动,因为自己压根就不知道吏部怎么运行的!从前也接触不到。

“刑部,这次变动较大。有两个事。一是先前所言,案件审核全部由大理寺掌管,刑部负责案件的侦查审讯。内部也要细分科类,让官员差吏能专精一道!这样能更方便有效的解决各类案件。整个刑部要由提刑按察使司往下,沉到各县。还要做好调配,一地刑侦力量不够,要及时调配补充,不能和施政一样有地域之分。

二是刑部要有合理的主动性,人命案,奸细案,贪腐案,谋逆案等,出现就要立案侦查,可以自主去调查,不能只是被动等有人检举报案,才去调查。”朱允炆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排刑部,但是把后世职责给安排上应该没问题。

见刑部尚书也是领旨谢恩,没有什么问题。朱允炆越来越感觉这皇帝做的真舒服!

“工部事情最多。”朱允炆心情愉悦的对坐在第六位的工部尚书说到。

“一是,工部所出俱要物勒工名,以考其诚!所涉之人,必行其罪。

二是,各工具兵器生产,要做到规范。有严格的质量要求。朕希望,以后军中弩炮,可以零件通用,随意拆装!

三是,要对工匠考核分级,按照工匠水平,最高可授予五品散阶官,虽不临政,但服色待遇,与职官同。

四是,加强火器研发,注重技艺维新。凡维新之举,但凡有用,不论是朝廷军伍,还是民生耕作。俱要有赏,轻则赐银,重则加官!

这是一整套的政策,你们工作量很大,工作繁杂,错漏难免。但是你们要努力做好,完成后,不但军民所用耗费大减,而且可能使国力大增。”朱允炆一通叨叨。

把自己能想到的,说了出来。要是能办成,虽然贪腐会增多,但是质量有了保证,科技有了进步。相较而言,别的都是小事。

“臣郑赐请奏:陛下所说良策,物勒工名和生产规范,工部保证能做到。但是工匠授散阶官,对维新之技嘉赏授官,臣恐朝野均不赞同。圣人谓之奇巧淫技,臣等如此嘉赏,天下汹汹难制!”工部尚书跪地慎重的奏到。

“方先生,你给大家说一下,圣人之时,匠人营国是什么!”朱允炆说到,幸好上辈子看过工匠精神,这么重要的成语,看一遍就记住了。看方孝孺怎么说。

方孝孺听到朱允炆吩咐后,开始巴拉巴拉,从周礼考工记,到奇巧淫技出处,再从三皇五帝到唐宋之间工匠地位。最后总结出来一句话,圣人厌恶的是奢侈无用之物,工匠地位低下是宋元遗毒。

朱允炆心想,就感觉方孝孺不是迂腐之人,能对逻辑学接收这么快,对自己错误承认这么快!看来只是太过理想化!不是迂腐!

“卿还有什么异议么?”朱允炆有点小高兴。自己的人都是可用之人,虽然有点小问题,不是什么大事。

“臣请提高工部各局大使官职,以九品官御五品,虽是散官,臣也怕以后会出现管理混乱!”

工部尚书不再纠结天下人看法,自己衙门能增加这么多权责,那是好事。开始给下面人合理要官。反正世人偏见,由高个顶着去呗,工部已经被方先生说服了!

朱允炆点了点头:“这是自然,俱提升至正五品,考核技艺、维新的,使一侍郎负责。”虽然外行领导内行会出不少弊政,但这个时代,让内行领导,可能更烂。还是得压得住才行!

朱允炆见六部事都说完了,舒了口气!当皇帝真心不容易。自己应该是除朱元璋和朱棣外,说话最有效的!还感觉这么难!

但自己有机会了,再难也要尝试去做。朱允炆从上辈子就觉得,现在真的是大明朝最好的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史上,最容易拉这个民族一把的时代!要是没有朱棣就完美时代了。

平复一下心情,朱允炆接着道:“都察院的事就简单了,多选拔御史,制定一套合适的地方巡查体制就好。”都察院也没有什么异议的领旨了。

“大理寺还是之前说的,尽量能在秋收前,完成直隶和胡广的布局。但是不要慌,还是以稳为主。最慢朕允许明年夏收前完成。”

这个新晋一品大员立即领旨谢恩。这应该是朝中最支持自己的一员了。

见都没再有什么意见,朱允炆起身对着众人郑重说到:

“宣告天下,朕以五品秩,百两银,求冶金银大匠,能做出含量九成以上金银制钱。求冶铜铁大匠,能做铜炮铁铳。求造船大匠,能建远海巨舰。求筑桥大匠,能建江河大桥。求制羊毛之巧工,能以羊毛做棉,织布做衣。求善机杼之巧工,能多织布做衣,民无冻馁。

以封爵之赏,求治水之大家,能制大河,疏运河,引水凿井,大兴水利。

以享庙之尊荣,求养地力之贤,改良种之贤,增田亩之贤,能广惠天下者,朕不吝亲自建庙血食,香火万年。”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