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中华上下五千年 > 分节阅读 70

分节阅读 70(2/3)

目录

风捉影,诬陷欧阳修一些罪名,朝廷又把欧阳修贬谪到滁州(今安徽滁县)。

滁州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欧阳修到滁州后,除了处理政事之外,常常游览山水。当地

有个和尚在滁州琅琊山上造了一座亭子供游人休息。欧阳修登山游览的时候,常在这座亭上

喝酒。他自称“醉翁”,给亭子起个名字叫醉翁亭。他写的散文《醉翁亭记》,成为人们传

诵的杰作。

欧阳修当了十多年地方官,宋仁宗想起他的文才,才把他调回京城,担任翰林学士。

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以后,积极提倡改革文风。有一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朝廷派他

担任主考官。他认为这正是他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好机会,在阅卷的时候,发现华而不实

的文章,一概不录取。考试结束以后,有一批人落了选,对欧阳修十分不满。一天,欧阳修

骑马出门,半路上被一群落选的人拦住,吵吵嚷嚷地辱骂他。后来,巡逻的兵士过来,才把

这批人赶跑。

经过这场fēng • bō,欧阳修虽然受到了一些压力,但是考场的文风就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学

着写内容充实和朴素的文章了。

欧阳修不但大力改革文风,还十分注意发现和提拔人才。许多原来并不那么出名的人

才,经过他的赏识和提拔推荐,一个个都成了名家。最出名的是曾巩、王安石、苏洵(音x

ún)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在文学史上,人们把欧阳修等六个人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

合起来,称为“唐宋八大家”。

上下五千年

192铁面无私的包拯

范仲淹的新政失败以后,北宋的朝政越来越腐败,特别是在京城开封府,权贵大臣贪污

受贿的风气十分严重;一些皇亲国戚更是肆无忌惮,不把国法放在眼里。后来,开封府来了

个新任知府包拯,这种情况才有了点改变。

包拯是庐州合肥人,早年做过天长县(今安徽天长)的县令。有一次,县里发生一个案

件,有个农民夜里把耕牛拴在牛棚里,早上起来,发现牛躺倒在地上,嘴里淌着血,掰开牛

嘴一看,原来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这个农民又气又心痛,就赶到县衙门告状,要求包拯为

他查究割牛舌的人。

这个无头案该往哪里去查呢?包拯想了一下,就跟告状的农民说:“你先别声张,回去

把你家的牛宰了再说。”

农民本来舍不得宰耕牛,按当时的法律,耕牛是不能私自屠宰的。但是一来,割掉了舌

头的牛也活不了多少天;二来,县官叫他宰牛,也用不到怕犯法。

那农民回家后,果真把耕牛杀掉了。第二天,天长县衙门里就有人来告发那农民私宰耕

牛。

包拯问明情况,立刻沉下脸,吆喝一声说:“好大胆的家伙,你把人家的牛割了舌头,

反倒来告人私宰耕牛?”

那个家伙一听就呆了,伏在地上直磕头,老老实实供认是他干的。

原来,割牛舌的人跟那个农民有冤仇,所以先割了牛舌,又去告发牛主人宰牛。

打那以后,包拯审案的名声就传开了。

包拯做了几任地方官,每到一个地方,都取消了一些苛捐杂税,清理了一些冤案。后

来,他被调到京城做谏官,也提出不少好的建议。宋仁宗正想整顿一下开封的秩序,才把包

拯调任开封府知府。

开封府是皇亲国戚、豪门权贵集中的地方。以前,不管哪个当这差使,免不了跟权贵通

关节,接受贿赂。包拯上任以后,决心把这种腐败的风气整顿一下。

按照宋朝的规矩,谁要到衙门告状,先得托人写状子,还得通过衙门小吏传递给知府。

一些讼师恶棍,就趁机敲榨勒索。包拯破了这条规矩,老百姓要诉冤告状,可以到府衙门前

击鼓。鼓声一响,府衙门就大开正门,让百姓直接上堂控告。这样一来,衙门的小吏要想做

手脚也不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