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中华上下五千年 > 分节阅读 70

分节阅读 70(1/3)

目录

四、慎重选择任用地方长官。

还有几条是提倡农桑,减轻劳役,加强军备,严格法令等等。

宋仁宗正在改革的兴头上,看了范仲淹的方案,立刻批准在全国推行这十条改革措施。

历史上把这次改革称为“庆历新政”(“庆历”是宋仁宗的年号)。

范仲淹为了推行新政,先跟韩琦、富弼(音bì)等大臣审查分派到各路(路是宋朝行

政区划的名称)担任监司(监察官)的人选。有一次,范仲淹在官署里审查一份监司的名

单,发现有贪赃枉法行为的人员,就提起笔来把名字勾去,准备撤换。在他旁边的富弼看了

心里不忍,就对范仲淹说:“范公呀,你这笔一勾,可害得一家子哭鼻子呢。”

范仲淹严肃地说:“要不让一家子哭,那就害了一路(路是北宋政区名称)的百姓都要

哭了。”

富弼听了这话,心里顿时亮堂了,佩服范仲淹的见识高明。

范仲淹的新政刚一推行,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一些皇亲国戚,权贵大臣,贪官污吏,

纷纷闹了起来,散布谣言,攻击新政。有些原来就对范仲淹不满的大臣,天天在宋仁宗面前

说坏话,说范仲淹一些人交结朋党,滥用职权。

宋仁宗看到反对的人多,就动摇起来。范仲淹被逼得在京城呆不下去,就自动要求回到

陕西防守边境,宋仁宗就把他打发走了。

范仲淹一走,宋仁宗就下命令把新政全部废止。

范仲淹为了改革政治,受了很大打击,但是他并不因为个人的遭遇感到懊恼。隔了一

年,他的一位在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岳阳)做官的老朋友滕宗谅,修建当地的名胜岳阳楼,

请范仲淹写篇纪念文章。范仲淹挥笔写下了《岳阳楼记》。在那篇著名的文章里,范仲淹提

到,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他的思想感情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意思是“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这两句名言一直被后来的人传诵,

而岳阳楼也由于范仲淹的文章而更加出名了。

上下五千年

191欧阳修改革文风

范仲淹被排挤离开朝廷以后,他的同事富弼,因为支持新政,被诬陷是范仲淹的同党,

丢了官职;韩琦替范仲淹、富弼辩护,也受到牵连。当时,有些人虽然同情范仲淹,但是不

敢出头说话。只有谏官欧阳修大胆上书给宋仁宗说:“自古以来,坏人陷害好人,总是说好

人是朋党,诬蔑他们专权。范仲淹是国家有用的人才,为什么要把他罢免?如果听信坏人的

话,把他们罢官,只会让坏人得意,敌人称快!”

欧阳修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庐陵(今江西永丰)人。他四岁的时候,父亲病死,母亲

带着他到随州(今湖北随县)依靠他叔父生活。欧阳修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

穷,买不起纸笔。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就用荻草秆儿在泥地上划着字,教欧阳修

认字。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早就爱上了书本。

欧阳修十岁时候,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有时候还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

一次,他在一家姓李的人家借书,从那家的一只废纸篓里发现一本旧书,他翻了一下,知道

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就向主人要了来,带回家里细细阅读。

宋朝初年的时候,社会上流行的文风讲求华丽,内容空洞。欧阳修读了韩愈的散文,觉

得它文笔流畅,说理透彻,跟流行的文章完全不一样。他就认真琢磨,学习韩愈的文风。长

大以后,他到东京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场,都得到第一名。

欧阳修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在文学上的声誉已经很大了。他官职不高,但是十分关心朝

政,正直敢谏。当范仲淹得罪吕夷简、被贬谪到南方去的时候,许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

有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该被贬。欧阳修十分气愤,写信责备高若讷不知道人间有羞耻

事。为了这件事,他被降职到外地,过了四年,才回到京城。

这一回,欧阳修为了支持范仲淹新政,又出来说话,使朝廷一些权贵大为恼火。他们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