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节 失落(1/2)
第二天,前线大败的消息就在京城传开,一些原本对僧格林沁寄以厚望的旗人大为失望,转为对僧格林沁痛骂起来,更多的旗人则失魂落魄,仿佛天要塌下来一般。
这次僧格林沁的大败,比起太平天国的北伐军打到天津影响更为深远,当时京城虽然有数万户迁出,不过在北伐军离开天津后,这些人大部分又都迁了回来。而这次僧格林泸大败的消息传开后,不少旗人担心汉军打过来,开始陆续迁往东北,这些人大部分并没有再回来。
淮安大战的结果传到洛阳,对太平天国上层也产生了很大震动,僧格林沁刚刚击败了他们的北伐军,却被汉军轻易击败,虽然不能断定汉军就比天国军队强很多,只是天国的上层对汉军的战力也开始了重新评估,那种以为汉军全靠躲在太平天国身后才发展如此快的说法也减弱了许多。
最终,洪秀全、杨秀清两人都同意了汉军对颖州共管的要求,除了二千支火枪外,也不能不说受到淮安之战的影响,两人心中未必怕了汉军,只是让出颖州一半,不但换取了二千支火枪,而且有一个与汉军接触的机会,并不吃亏。
淮安之战对汉军境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彻底巩固这些新占地盘的民心,听到连僧格林沁都大败,原本一些对满清还有想法的地方壕强顿时死心;其次这是汉军第一次大规模运用火炮对付骑兵,取得很好的效果,王亮功凭此成为汉军第三位升为中将之人;其三,有了江北后,南京不再是前沿,汉军将前线扩展到了山东,无论是军心,民心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虽然汉军起事以来一直胜利不断,只是对于这次汉军如此巨大的胜利,民间还是给予非常大的热议,商人们更是欣喜,多了这么大一块地盘,等于又多了一块市场。
最重要的还有铁路,眼下京沪线,沪杭线已经开通,给当初购买两条铁路股票的商人带来滚滚财源,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个说法已经深入商人心中,江西、福建、浙江、广东四省的铁路股票上市时都是好一翻争抢,以汉军政策,相信不久之后江北肯定也会修建铁路,不少人开始磨拳擦掌,准备争夺到时的盛宴。
颖州街道一旁,陆保成背着步枪,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对面的太平军。汉军与太平军达成协议后,有一个营的汉军进入颖州城,同时,城中大部分太平军也撤走,只留下了千人左右兵丁驻守。
颖州辖四县,北面太和、临泉归属太平天国,而南面的颖上、阜阳(今阜南)则属汉军,至于颖州城,双方以中心街道为界,北面由太平军驻守,南面由汉军驻守,双方不禁百姓往来,军队需要放下武器,穿便服才可以进入对面。
这样的划分,严格来说,汉军沾了一点便宜,颖州城南面人口比北面要多,经济也更发达,只是太平军也无法提出来将位置调换,这点便宜也只能让汉军沾。
陆保成是第七师一名普通一等兵,这次正好是他所在营入驻颖州,陆保成自然也成为了入驻颖州城中的一员,汉军与太平军虽然同是反清的队伍,只是接触却不多,彼此之间无疑都有很大的好奇心。
颖州城中间街道并不宽,只有十米左右,双方的面容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太平军大部分人都背着一把大刀,衣服有些陈旧,在这样的冷天里,显得有些单薄,只是精神却不错,几人鼻子冻得通红,依然努力挺直腰身,站得笔直,直到换岗后,才不停的哈气跺脚。
虽然陆保成很想与对面太平军说话,不过在进入颖州前,上面的军官已经再三交待,务必要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太平军面前,不使汉军颜面受损,至于什么事会让汉军颜面受损,军官则没有明确说法,只能让士兵们自己理解,站岗时主动和对方说话,估让也是颜面受损的一种吧,正因为如此,陆保成一直没有开口。
在陆保成打量着太平军时,太平军也在打量着汉军,这些汉军身上背着的qiāng • zhī和崭新的棉衣无疑让太平军有些羡慕,可是仅此而已,汉军占据南方富裕的省份,他们过得好一点也应当,可是他们还是依然受到各种各样的压迫。而在天国人人都是兄弟姐妹,财产公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死后可以进入天国……当然,天王和各个王爷穷奢极欲的生活,下意识被太平军战士从脑中忽略。
第一天时间很快过去,双方的士兵基本上是目不斜视,谁也不理睬谁,陆保成也只能遗憾的失去第一时间了解太平军的机会,不过,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双方还是慢慢熟悉起来。
颖州在汉军进入之前,太平天国统治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对颖州的民众无疑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圣库制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