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节 丧钟(1/4)
汉军在城下足足收降了一万六千余名俘虏,面对汉军收降俘虏的举动,城墙上的清军却没有丝毫举动,他们已经被汉军火炮吓破了胆,生怕汉军马上攻城,不敢作出激怒汉军的举动。
让清军安慰的是,汉军将俘虏押走后并没有马上攻城,而是开始打扫战场,这一打扫战场至少需要半天时间,看来今天是安全了。
王亮功倒不是不想对淮安一鼓而下,只是前面大炮发射的太猛,营中炮弹已经所剩无几,没有大炮攻城,即使是汉军有炸药和后膛枪,增加伤亡也不可避免,今天汉军一场痛快淋漓的胜利,歼敌数万而自身无一人伤亡,王亮功可不想沾上污点。
只是到了第二天,淮安城已经不需要汉军进攻了,僧格林沁放弃了淮安城,连夜带着剩下的一万余兵力撤退,在僧格林沁走后,整个淮安府人心惶惶,谁都知道守住淮安只是妄想,知府王梦龄与通判陶金诒商量后干脆打开城门,向汉军投降。
占领淮安后,汉军继续北上,面对汉军的进攻,清军无心恋战,一直撤退,直到进入山东边境,汉军才停止继续前进。
淮安城的惨败,让清军上下对汉军都犯上了恐惧症,如果汉军继续北上,相信僧格林沁也只能继续撤退,不过拿下整个苏北后,汉军的兵力和行政人员都都不足,实在无力再继续扩大地盘,只能停下。
十一月的北京,天色已冷,虽然还没有下雪,行人已经穿上棉衣,来往的行人脸上一片严肃,很少人露出笑容。酒楼,客栈的人群稀稀疏疏,店中伙计只能懒洋洋的倚靠在柜台闲坐聊天。
城中每天都有乞丐饿死,被收尸队拖到外面的乱葬岗丢弃。虽然几个月前朝廷的军队已经消灭了长毛的北伐军,使得直隶地区重新恢复了大清的统治,京城也不再受到威胁,不过,长毛北伐军的覆灭,对于城中的物价却没有什么改善,粮价在短暂下跌后,又重新开始新一轮的上涨。
不但普通民众,就是旗人也常有饿死的传闻,单靠发下来的那点旗饷根本不够一家人的吃喝,除了那些原本殷实的家庭,许多旗人不得不开始典当东西,这样才不会被饿死,京城百业萧条,酒楼、客栈自然也没有什么生意,唯有典当行倒是繁荣起来。
只是目前京城的旗人又生出了希望,一向战无不胜的蒙古郡王僧格林沁领着大军正与短毛作战,不知有多少旗人日夜祷告,保佑僧格林沁快点取得胜利,重新夺回江南,这样旗人才可以过上以前那种衣食无忧的生活。
紫禁城军机处,奕、祁隽藻、彭蕴章、瑞麟、杜翰、穆荫六名军机大臣赫然全部在座,屋内火盆已经点燃,红红的火焰将里面照得温暧如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