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少女不十分 > 1-5

1-5(3/4)

目录

其实我也想过,有了原因就会有结果,这是理所当然的。只要原因明确,所谓的阴影也许并没有那么糟糕。虽然有点强词夺理,但原因不明的烦恼,莫名其妙的不舒服的感觉,跟理由明确的不爽,到底哪个更好这个问题,也许比较难以回答。能够知道谁是应该攻击的对象,谁是敌对的那方,也是一种救赎。就算最后的答案是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或者是过去的自己也一样。

所以,这里我就直接使用这个已经变得非常廉价的医学用语——阴影这个词吧。虽然这种行为带有自虐的性质,但其实说起这个话题本身就已经够自虐的了,就为了不让这种行为产生附加价值这一点,我也应该使用这个词。

我能够一直从事作家这个职业的最大的原因,可以说是唯一的一个阴影。我的人生是比较无风无浪的那种,或者说,我是那种会为风平浪静鼓掌欢呼的人,所以我的人生自然也是平稳而且平凡的那种……成为作家这件事本身,跟一般的找工作其实没有什么不同……不是我要哗众取宠,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真正算特别的事,也就那么一件。

那是我创作故事的基础。

……话虽如此,一开始我还是得交代几个前提。并不是我要故意吊起来卖,既然决定了要说,可以的话我当然是希望可以一吐为快的。虽然我也不是没有想过总有一天要写出超过一千张原稿的大作(这比起打破沉默的那个,我觉得更有现实感一点),但这本书不会太长的。基本上来说,我是个不擅长长篇大论的人。

我说不出那么多话。

尤其是关于自己的事情。

也就是说,前提是因为有必要,我才交代的。只不过是手续上的问题,就跟穿鞋子之前要先穿袜子一样。不管我是个什么样的怪人,也不至于厉害到能在穿了鞋子之后再套个袜子出门。又不是首饰什么的。

就如刚才所说的,我现在开始要说的过去曾经发生的事,因为太过一般,恐怕难以吸引大家的兴趣。但这一次的经历所带来的阴影却是我在过去的十年里能够一直从事写作的原因。而本书,绝对不是什么“作家指南”。

只有这一点,我绝对不想大家误会。或者说,绝对不希望大家误会。我绝对不希望大家产生“原来如此,只要有了那种经历,就任何人都能成为作家了么”的这种想法。虽然,我的经历之中还有另一个人出现,而那个人所做的事,也不是想学就能学得来的。但谁知道呢,这个世界很大,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也不能说绝对没有可能。所以最初我得说在前头的,就是“好孩子请不要模仿”的例牌警告了。

而且,能通过这样的经历成为作家的,我想也就只有我了。

然后作为下一个必须交代的前提,我现在开始要说的并不是像我之前所出版的故事那样,是捏造出来的故事。不是比现实更有价值的架空世界,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这次的故事跟我之前所出版的,有着很大差别。我会刻意不去修饰或者添油加醋,所以也许会缺乏娱乐性,也不会有创作故事时作为基础的起承转接。有时候尝试回忆起来,也觉得结构支离破碎,总是摸不着边,就跟现实一样。

当然,作者的写作技巧并不成熟这一点,我也不打算否认,但是既然现实就是那样子,那么从故事情节出发来看,就算被人说是荒唐无稽,我也只能回答,你骂错人了。

因为我只不过是把现实中发生的事,直接记述下来而已。

当然,虽说是直接记述,但因为这件事真实发生过,所以作为生活在现代日本的社会一分子,有一点最低限度的规矩,我还是会遵守的。那就是要充分尊重人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所涉及人物的隐私。

接下来的文中我会尽量注意不出现个人姓名和地名,就算万一出现了,那也是假的。我会用无法特定某个人的形式来讲这个故事,所以有时候描述也许会像嘴里含着东西说话一样模糊不清。

这点希望大家了解。希望大家知道,这也是大人的苦衷。不管精神上有多接近幼儿园学生,好歹过了三十岁,还是得有点这方面的顾虑的。就算是像我这种自诩怪人的人,也还是不可能天真无邪到那个地步。

那么接下来是最后一个前提,为什么我会突然想把自己心中的阴影说出来,这一点也得解释一下。否则读者就要一边猜测我究竟是基于什么心情来说这件事,一边看下去了。这样子一边揣度作者的心态一边去看的小说,肯定不可能带来什么兴奋的阅读感觉。

本来我说完全没有提起这件事的打算的。甚至打算终生对这个秘密闭口不谈。有谁会傻到想把自己曾经的阴影公诸于众呢?虽然接下来都要说给大家听了,这个时候不应该还说这种话,但是其实我本来根本不想让人知道这件事。或者说,根本不愿意想起来。这种可怕的记忆,如果可以忘记的话,希望能够永远忘记。

我本来以为自己会把这个秘密带进坟墓的。

虽然我不知道自己最终是不是会进坟墓,但总而言之我想把这一切都隐藏起来,带到另一个世界去。

要说为什么突然又产生了想要说出来的想法,其实是基于很简单的理由,因为至今为止一直照顾我的责任编辑马上就要退休了。而对于这位照顾了很久,或者干脆说给我擦了很多次屁股的责任编辑,我却从没有做过什么算得上是报恩的事,也就是说,基本上没给过她什么原稿,所以至少最后这一次让我交给她一份印象深刻的原稿,当是报恩吧。这是我少有的富有人情味的一面。

让她作为编辑的最后的工作因我而锦上添花,这就是我的最大的愿望,为了这个目的,哪怕要把自己的一点丢人之处公诸于众,也算不上什么了。

所以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

而且,虽然刚才我说过希望把这个秘密带人坟墓,但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是我自己的计划,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这件事总有一天要拿出来说。

只不过是这次刚好有了一个这么好的机会罢了。借报恩之名,把想说的话说出来,既尽了心意又尽了义务,可说是一石二鸟——要是有人这么说的话,我也只好认了。连我自己也觉得没好气。什么有人情味嘛。

总而言之,就是这么一回事。各位读者大可不必理会,主要听我说,读完它就可以了。为了以防万一,我还是再重复一遍吧。

这不是故事。

这里写的,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5

你有看过少女的身体四分五裂,散落一地的情景吗?我有。不用说,那是很能让人震惊的场面。看到那种震撼的情景之后,我有段时间根本就无法正眼看人。禁不住,也从不间断地想,绞尽脑汁去想,人类究竟算什么?

那是十年前发生的事。

当时的我,当然还不是作家,但是却是比现在更有作家架子的二十岁青年。也许该说,那是我还没什么出息的时候。如果不进行任何矫饰,直截了当地说的话,那就是到处都有的希望成为作家的投稿者。写了小说(之类的东西)后就到处去投给那些这样那样的写作大赛。我就是那种年轻人。

而至于内在方面,跟现在没有什么区别,只能说是一个精神上仍处于幼儿园小鬼的家伙。当时跟现在,我不觉得我的人格方面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是,这只不过是本人单方面的想法,为了配合自己的主观看法难免会美化过去,贬低现在,又或者反过来,都有可能,而实际的情况,恐怕是相当复杂。客观来看的话,当时也许比现在更加活泼,现在可能比当时更加多疑。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自然改变了的地方,被迫改变的地方,不小心改变了的地方,说不定还是有的。不对,应该说是一定有。没有才怪。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十年前的自己,简直就是另外一个人。所以如果要叙述整个故事的话,用另一个人的口吻来简述,应该才是正确的做法吧。至少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不觉得自己会希望十年后来自未来的自己,把现在的我身上发生的事说得像是自己的事似的。你谁啊?算老几啊?明明什么也不知道,不懂装什么懂!?————要是我的话一定会想这么说。

总而言之,只是一个希望成为作家的年轻人的故事。

像他这样的人,应该随处可见吧。写文章写得比较快,就这一点特征。当时还是大学生的他,写报告或者论文测验等比什么都擅长,要是再往前追溯的话,从以前开始在语文课上写作文的时候,他总是班上最早写完,第一个交上去的人。只是擅长写东西的年轻人。反过来说就是他未必就会写小说,所以虽然四处投稿参赛,却如石沉大海,未见有什么回音。

偶尔有时候时来运转,有几家出版社表示有兴趣,这时候的他也见过好几个编辑,但是很遗憾,这并没有什么收获。如果跟人打交道的技术能够更好一点的话,说不定就不会错过这种大好机会了,但是我却似乎跟这种良机无缘。

认为我“难成大器”的那些编辑的判断是对的。当然虽然我也会愤愤不平地想他们为什么就是不明白我的作品中的精髓,但是现在想来,当时写的东西的确有很多欠缺的地方,就算那些不可能包容这些缺陷的编辑们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些所谓的小说(之类的东西)里,也没什么可以大放异彩的地方。

那不是小说家的小说,而只是希望成为作家的人的小说。

现在的我也有协助一些小说新人大赛评审的经历,或许我的意见可以作为参考,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其实只有那么一点点。从语法上来说,也就是技术层面上的话,作家跟希望成为作家的人之间,我认为并没有太大区别。不对,关于这点的话搞不好希望成为作家的人会更加小心注意。比起那些实际上天天上路驾车的司机,正在驾校学习驾驶知识以取得车牌的学生会更加小心操作方向盘,跟那个是一样的道理。当然也不是说,越是粗枝大叶越好。

那么,要是有人问,作家和希望成为作家的人的区别究竟在哪里,我希望听的人能够了解,以下所说的仅仅是我的个人见解。我认为是在于有没有在作品里“创造故事“这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