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节(2/2)
徐绍微微点头,转身向官家奏道:“陛下,若诚如徐卫所言,伏击一事,可行!”
赵桓不决,紧锁着眉头一言不发。东京bào • luàn,军民求战之声愈演愈烈,政局可说是乱成了一锅粥,此时确实需要一件大事来转移百姓的注意力,东京不能一直这样闹下去。况且,斡离不挥师扣京,徐姚两军本就该前去抵挡。可贸然伏击,会不会有风险?
殿上一片肃静,忽而一臣开口打破沉默:“陛下,金军虽向京城,但有徐姚两部在,对方多少有些顾忌。若是伏击,万一失利,只怕女真人更加猖獗。到时,京城两面皆空门大开,凶险非常,望陛下三思。”这厮倒是个明白人,知道若要伏击,姚平仲徐卫必须合兵一处。
赵桓听后,大为紧张,先前那何姓的大臣见状,向徐卫问道:“徐卫,若是伏击,你有几成把握么?”
徐卫抱拳答道:“大人,世上本无十拿十稳之事。但只要调配得当,谋划周详,纵使不能重创金贼,也可迫使其退兵!”
殿上赵桓猛然起身!徐卫这句话可算说到他心坎上去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歼灭女真人,只要对方退兵!至于割地赔款,那都可以商量,只求别打到东京来!听徐卫之言,似乎成竹在胸,要不要搏上一搏?正心神激荡,天人交战之时,又想起方才大臣所言,只要姚徐两军在,金军就有顾忌,要是姚徐兵败,东京就危险了。颓然坐下身去,大宋皇帝脸上,满是纠结。
徐绍看了侄子一眼,细细品味着他那句“纵使不能重创金贼,也可迫使其退兵。”知道这是他在给自己预留后路,不把话说满。小子,虽然不知道你耍什么把戏,可别让三叔帮你一把,最后倒替你背锅顶缸才是。
徐绍此时心中虽有顾虑,但想到徐卫素来行事沉稳,此举必有原因。思之再三,向赵桓奏道:“陛下!东京军民人等望战之心日切,朝廷若不有所表示,恐激起更大民变。臣以为,当速作决断,令姚平仲徐卫合兵一处,共击金军!”
赵桓作难,苦着脸道:“爱卿所言,朕也明白。可如今东京兵力本就不足,四方勤王之师尚未到达,若姚徐有失,怎生是好?”
徐绍不及答话,却见刚刚从开封尹升任少宰次相的何栗奏道:“陛下!徐子昂既提出伏击,想必已有周全计划,陛下不妨姑且听之。”
赵桓见他如此说,点头道:“也罢,子昂可有详细计划?”
徐卫当即将与姚平仲拟定的作战计划合盘托出,在何处伏兵,需兵力多少,各兵种如何配合,甚至发动伏击的大致时间,预计战役持续时间,估计可能取到的战果,事无巨细,一一道来。殿上君臣听得极是用心,唯恐漏掉只言片语。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听热闹。赵桓及宰相们听徐卫说书一般,将个精妙的伏击作战讲得绘声绘色,好似眼前已经出现女真人师溃如山,仓皇奔逃的景象。此事若得成功,金人必退无疑!如此一来,东京之危可以解除!
可兹事体大,赵桓深知利害,因此不敢贸然决定,见殿下大臣都有踊跃之态,强按住心头冲动,沉声道:“此事容朕考虑一时。”
几位宰相早被徐卫鼓动起来,都想再进言,想让官家当殿决定,赵桓却已命退下。出了垂拱殿,因局势恶化,各位朝廷要员皆行色匆匆,直投有司而去。独何栗立于台阶之上,殿檐之下,徐家叔侄出来以后,他转身含笑而视。
徐绍一见,心头生疑,上前引荐道:“徐卫,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