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节(1/2)
是少宰何相,还不快来拜见。”
徐卫如言上前,执礼道:“卑职徐卫,见过何相。”
何栗笑容尽敛,盯着对方看了好大一阵,忽然道:“徐子昂,一百六十六年未有之变故就在眼前,你身为统军将领,可要知道轻重。”
莫说徐卫,就是城府之深如徐绍,也被这句话唬得变了颜色。何栗看出破绽来了?不会吧,他一个文臣,又不懂军事,如何看破?
徐卫心头也免一丝慌乱,这事干系太大,容不得半点闪失。强定心神,正色道:“卑职谨记何相教诲。”
何栗又看片刻,问道:“可否给我一句实话?”没等徐卫回答,又摇头道“罢了,好自为之。”言毕,转身而去。
徐卫看着他背影,轻声问道:“三叔,什么来头?”
“祖籍蜀中仙井,政和五年何家兄弟三人赴京应试,皆中。何栗名列进士第一,是为状元。大魁天下后,太上皇颇为器重,连任要职。因正直敢言,被权者所恶,外放遂宁知府,因政绩卓著,官声口碑皆是上佳,官家在东宫时便对其印象深刻。因此唐恪一下台,他立即就提了上来。强硬主战派,反对划河为界,反对送岁币,反对尊金为叔伯之国,反对割让三镇,连派遣使节求金缓师都反对,一言以蔽之,但凡女真人提出来的,或是朝中主和大臣主张的,他都反对。比起李纲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徐绍如数家珍,显然对这位新贵的底细,了若指掌。
徐卫沉默,看来这个宰相也是赵桓为了暂时顺应民心提上来的,估计做不了多久。他一下台,政策又该变了。
第一百五十章入伙
“说吧,你到底想作甚?”徐绍目视着徐卫,低声问道。
徐卫闻言一怔,疑惑道:“三叔何出此言?侄儿这不是在谋划伏击金军么?”
徐绍白他一眼,笑道:“你糊弄得了官家宰相,可瞒不过我,你忘了三叔是什么出身?”
徐卫似乎这时才想起以文臣身份出任枢密使的三叔徐绍从前是武阶,征战沙场多年,遂一揖道:“到底还是骗不了三叔,想必三叔已经看出来我那伏击计划疏漏不少吧?”
面上闪过一丝得色,徐绍哼道:“且不说按眼下形势伏击金军根本是乱搞。就算用你的计划,最后结果也是注定,兵败如山。”说到此处,看他一眼,又道“若不是知你素来持重,方才殿下我是断断不会多一句嘴。说吧,到底耍什么把戏?”
徐卫环视四周,确定无人之后,方才趋身上前,低声将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徐绍听罢,二话不说,一把拉住侄儿的手,疾声道:“你确定?”
“千真万确!”徐卫严肃地回答道。
徐绍目光闪动,诚如徐九所言,那这确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成了,非但东京威胁解除,大宋可保平安,徐家也定然受益匪浅。即便是败了,也没甚损失。这倒的确是桩稳赚不赔的买卖。此子这些年果然成精了!徐氏一门要崛起,便在他身上!
见叔父沉吟不语,徐卫知他肯定心动,趁热打铁道:“三叔,要促成此事,需得枢密相公大力支持才是。”
徐绍心里虽然激动不已,但表面仍不露分毫,想了一阵,轻声道:“此事确实可行,但如果决定做,就必须克尽全功。老九,我还是担心你的兵力啊。”
“无妨,四哥已率御龙直两千精锐骑兵助我,加上虎捷乡军三千余骑,应该足够。毕竟,我又不是去……”徐卫解释道。
哪知徐绍还是摇头:“不妥不妥,这事我来想办法。你且说说,要三叔做什么?”语毕,也环视四周一圈,看是否有人窃听。
徐卫略一思索,小声道:“首先,此事谁都能瞒,不能瞒着官家。否则就算成功,也会授人把柄,对我,徐家不利。因此,官家那里,还得三叔去通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