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篇(5)(2/3)
魏国:魏昭王,出生没记载,公元前295年继位。
韩国:韩厘王,出生没记载,公元前295年继位。
从上面这份名单可以看出,燕昭王在位时间是最久,年龄也应该是最大。其次,燕国对齐国的仇恨,比任何诸侯国还要强烈,燕昭王愿意当头。第三,乐毅出色的外交工作做得好。
还有一个原因,其他诸侯不想领头,害怕齐国秋后算账。因此,五国伐齐,燕国成为了发起者。
齐国和五国联军的大战,一触即发。
齐闵王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亡宋,竟然会遭到中原诸侯共同讨伐。更让齐闵王没想到的是发起者会是他轻蔑的燕国。
秦国打他,说得过去。
赵国打他,也能说得通。
可,齐闵王欺负燕国,燕昭王谴责声都不敢发。竟然,也出兵打他。
此时,齐闵王明白了一个道理:不出声的人,最可怕。
等到齐闵王发现的时候,燕军已经攻入齐国境内。齐闵王见不起眼的燕国,竟敢欺负齐国,愤怒之情涌于肺腑,也完全没把燕国当回事。
燕国主动欠揍,齐国定要给他机会。
齐闵王继位以来,齐国伐楚、征秦、败燕、欺凌三晋、亡宋,战争连年不断,人力、物力、财力几乎耗尽。再加上,齐闵王专横跋扈,穷兵黩武,拒听谏言,刚愎自用,致使君臣不和、百姓离心、内外树敌、矛盾日益尖锐。现在的齐国,敢说真话的人都没有。可惜,始作俑者的齐闵王,完全不知道齐国的现状,有多糟糕。齐闵王的脑海只想起败楚、破秦、欺三晋、压燕国、亡宋国之事。
齐闵王也相信,齐国有能力击败诸侯,守卫疆土。
于是,齐闵王以触子为主将,达子为副将,前去迎战。至于,齐国的战将触子全名叫啥,出生、死亡时间都没有记载。
历史的长河,只留下了两个字:触子。
触子也留下了一个成语:一骑绝尘。
燕昭王将国运之战交到了乐毅的手中,齐闵王将国运交到了触子的手中。
齐闵王VS燕昭王。
触子VS乐毅。
一场影响齐国和燕国的国运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乐毅率五国之师南下,攻入齐境,抵达济西。触子仓促集结兵马北上,抵达济西,阻挡五国之师。五国联军和齐军在济西对持,这就是战国历史上,影响齐国国运最关键的一战,也是改变战国历史一个节点。
五国联军,都派出了精锐,还有能打的大将。
根据野史和其他资料记载,五国的名将阵营,是很强大。
赵国:廉颇。
燕国:乐毅。
秦国:白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