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篇(8)(3/4)
1、从秦简公手中接班,稳定国政,厉兵秣马十年。
2、打了胜仗:伐韩宜阳,占六城;与三晋对战武城,不落败。
3、有盟友:齐、楚、秦三国互谋三晋。
简单说,秦惠公认为可以打,打得赢。是时候,将失去的一切,重新拿回来。
面对秦惠公举国亲征,魏武侯、吴起这对君臣,又会如何应对。
一个字:打。
此时魏国的国君是魏武侯,与公元前396年,接替魏文侯的班。魏武侯是多久出生的,年龄有好大,史料没有明确的记载。从他死后,魏惠王接班的时候,有三十岁。魏文侯死的时候,也有七十六岁。以及魏武侯二十岁亲自伐秦的事迹可以推断出,魏武侯出生应该在公元前432年。
此时,魏武侯的年龄应该在三十九岁至四十岁左右。
魏武侯为什么选择打?
有以下原因:
1、魏武侯喜欢打仗(公元前412年,出征西河)。
2、管理过中山(公元前406年乐羊灭中山,魏武侯被魏文侯派去管理)。
3、有战功:两线作战(西伐秦,东打郑)、伐楚开疆(大梁)。
4、蔑视秦国(秦国被魏氏多次打败)。
简单说:魏武侯敢打,是因为经历造就了他是敢打的人。
吴起为什么要打?有以下原因:
1、魏武侯要打。
2、吴起也想打(检验魏武卒的成果)。
3、封君拜相的梦想激烈着他。
简单说,吴起想打,不仅是为了向魏武侯表明忠心,也是为了封君拜相的梦想,更是为了检验魏武卒训练的成果。
面对,秦惠公举国出征,魏武侯和吴起,又如何打好这一仗?
现在来看一下,战国七雄初期,魏国和秦国之间的大战:阴晋之战(第二次河西之战)。
秦简公要收复河西,面对两个对手:魏武侯、吴起。尤其是吴起,简直是秦国的噩梦。魏氏和秦国打了十年(公元前419年魏氏伐西河到公元前409年),秦国虽败,但其势力也没有退出西河地区。吴起的到来,只用了两年(公元前409年、公元前408年)时间,就将秦国的势力,彻底挤出西河,并吓得秦简公沿河设防、修筑长城,不敢东向。
因此,秦惠公要收复西河,就要击败吴起。然,吴起这个人是秦国最强、最棘手的敌人。为了打好这一仗,秦惠公不惜下了血本,举国亲征,据传兵力有五十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