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 > 吴起篇(8)

吴起篇(8)(2/4)

目录

魏文侯去世,魏武侯继位。吴起的命运,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公元前396年,魏文侯去世,告别了他的时代。同时,魏国迎来了,魏武侯时代。

魏武侯继位后,就要树立自己无上的军威。同时,也要提拔忠于自己的臣子,打压一些居功自傲的臣子。吴起,首先被魏武侯纳入重点考核范围。此人,能用则用,不能用则弃。

魏武侯不是昏聩之主。他继承君位后,没有大刀阔斧进行人事改革,而是执行魏文侯身前的遗策,休养生息。同时,静待时机,一展宏图,征战天下,迎接属于他的时代。

公元前393年,魏武侯三年,证明他征战天下时代到来。魏武侯两线作战,东边攻郑国,西边打秦国。攻打秦国的任务,就落到了吴起。吴起为了表明忠心,出战很给力:大败秦军于注城。

魏武侯东胜郑,西败秦,两线作战取得胜利,迎来了他征战天下的时代。

魏武侯大展身手,想要折腾出大的动静,联合三晋伐楚。这一次,魏武侯的目光看准了楚国在中原的军事重镇:大梁、榆关。

这个时代,三晋无敌于天下,诸侯不敢惹。齐国被三晋打得不敢还手,秦国被压缩在洛河以西,郑、宋、卫小国连发声都不敢。楚国在三晋的攻打下,也不例外,接连失败,不仅丢了大梁、榆关,还被三晋攻到腹地。

此时,楚国的国君是楚悼王。公元前402年,楚声王被盗杀,楚悼王与其兄公子定争夺王位,楚悼王胜出。公元前401年,公子定逃到魏国,引三晋入楚。

楚被三晋击败于乘丘,楚悼王刚继位就被三晋欺负,还打了败仗。

这一次(公元前393年),三晋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为了彻底把楚国打趴下,攻占楚国在中原地区的重镇:大梁、榆关。

楚悼王丢了中原重镇,又被攻到腹地,楚国君臣极为恐慌,主动求和。然,三晋很霸道:拒绝。

楚悼王求和不成,拉拢被三晋欺负的诸侯:秦国、齐国。

秦国出兵攻伐韩国,破宜阳,占领六城。齐国攻伐魏国,取襄陵。

魏武侯见楚、齐、秦三国联手,伐楚之时,后院起火。为了帮助难弟韩国,结束与楚国的战争,集中兵力伐秦。三晋和秦国战于武城,结果不分胜负。吴起为了遏制秦军的攻势,设置陕县,密切注视着秦军的动向。

公元前389年,这一年,对秦国和魏国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一年。同时,也是吴起再次扬名立万的一年,更是检验魏武卒这支劲旅的时候。

这一年,秦国举国之力,攻伐西河,收回落在魏国手中的西河地区。

那么,秦国为什么要举国亲征收复西河,就不怕被三晋揍?

毕竟,东边骄傲了数百年的齐国,被三晋打得低下了头。南方敢与周室分庭抗礼的楚国,也不敢挑战。春秋小霸王郑国,被打了,不敢还手。宋、卫小诸侯,不说话。秦国被魏氏打得,退出西河,怎么又要举国出征,要和魏氏打到底呢?

这是因为,局势发生了变化。

公元前400年,秦简公去世,秦惠公成为接班人。这个接班人是主动进攻型,且富有朝气的选手。

公元前393年,秦国伐韩大胜,与三晋对战,不落下风,助赵了秦惠公的自信。

秦国和楚国、齐国结盟,共谋三晋。

因此,秦惠公的底气和实力来自与以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