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篇(8)(4/4)
面对秦国五十万之众,吴起没有被吓破胆,相反,战意盎然。
为了打好这一仗,吴起也做了以下准备:
1、层层阻截,消耗、磨灭秦军的士气。
2、争取得到魏武侯的大力支持:a、请魏武侯来西河,凝聚人心;b、举行庆功宴,鼓舞士气。
庆功宴不只是简单吃喝、犒赏,是相当有学问的。吴起让立上功者坐前排,使用金、银、铜等贵重餐具,猪、牛、羊三牲皆全;立次功者坐中排,贵重餐具适当减少;无功者坐后排,不得用贵重餐具。宴会结束后,还要在大门外论功赏赐有功者父母妻子家属。对死难将士家属,每年都派使者慰问,赏赐他们的父母,以示不忘。
吴起这么做,就是为了让将士争先立功,激发将士的斗志。
3、挑选出征的将士:未立功的人。
魏武侯大力支持吴起的工作,又问他怎么打,如何打,要多少将士。
吴起拿出了作战的名单:他亲自出征,率领五万未立功的魏武卒。
此战胜负,关系到魏国能否掌控西河,魏武侯不敢大意。为了保险起见,魏武侯又给了一部分兵力。
于是,魏国作战部署出来了:
1、魏武侯坐镇西河。
2、吴起亲自出征,率领未立功的五万魏武卒。
3、战车五百乘、骑兵三千。
紧接着,吴起又拿出了作战方案:
1、派出大量斥候收集情报,趁着秦军未大举进攻之前,先发制人。
2、吴起励士: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
3、分析敌方的劣势:秦军人多,武装不良,战斗力不行,是乌合之众。
一切准备就绪,秦、魏之间的大战,拉开了序幕:阴晋之战。
此战细节,史书一笔概括:魏军在吴起的率领下,反复冲杀,秦军溃不成军,落荒而逃。魏军胜,秦军败,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秦军为什么人多会败,败得有多惨,都没有记载。或许,记载了,失传了。或许,秦扫liù • hé,抹掉了秦国不堪回首的屈辱也说不一定。总之,此战之后,魏国不仅守住了河西,也开启了诸侯鄙秦之路。秦国和魏国争夺河西,历经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三代人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才画上句号。
吴起横扫西河,震惊中原,建立不世军功。魏武卒的大名,更是扬名天下。可,谁也没想到,吴起建立大功,封君拜相指日可待,上天又给吴起开了一个玩笑:离魏去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