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中国百科全书 > 分节阅读 11

分节阅读 11(2/2)

目录

王伦起义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山东寿张(今山东阳谷东南)县民王伦领导的农民起义。因其主要战役是在临清州进行的,故又名临清起义。

王伦为人机智、勇敢,善拳术。乾隆十六年,秘密加入白莲教的支派清水教。三十六年自称教主,并以“运气”替人治病、教授拳术等方式,在兖州、东昌(今山东聊城)等地收徒传教。他的信徒,大都是贫苦农民和游民,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意识。三十九年,山东年岁欠收,地方官妄行加征,人民的反抗情绪十分强烈。王伦遂利用清水教谶言,决定组织教徒于是年秋起事,并任命了军师、元帅、总兵等官职。王伦等于八月底至九月初先后破寿张,陷阳谷,据堂邑。后弃三城,进攻临清新城。临清为运河重镇,因此使清朝漕运一度中断。清将舒赫德率领精兵围剿,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九月底,王伦自焚身亡,卒年四十岁。这次起义只经历了一个月,规模不大,但揭开了清朝中期一系列人民起义的序幕。

(韩恒煜)

王莽

王莽

(前45~23)西汉末年外戚,后为新朝皇帝。字巨君。父王曼,为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庶弟。元后诸兄弟以外家封列侯,元成之世相继辅政,骄佚奢僭。王曼早死不得封侯,故王莽早年生活不如诸父兄弟。他折节恭俭,勤奋博学,谨事老母及寡嫂,抚养兄子,以德行著称。其伯父大将军王凤病,王莽侍疾,蓬首垢面,数月不解衣带。由于王凤临死前向元后和成帝推荐,王莽得拜黄门郎,迁射声校尉。永始元年(前16),封新都侯,迁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他倾家财赈施宾客,招纳名士,结交公卿大夫;又揭发外戚定陵侯淳于长的罪过,获取了忠直的名声。绥和元年(前8),王莽代替王根为大司马。他爵位愈尊,矫情伪饰愈甚。妻子见客,衣不曳地,布蔽膝,人以为使婢。衷帝即位,佞幸董贤与外戚丁、傅两家得势,王莽曾罢官就第,杜门自守。在国三岁,上书为他讼冤的官吏以百数。哀帝死后,年幼的平帝继位,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王莽复任大司马,总揽朝政。他迫令董贤自杀,拔擢王舜、王邑、甄丰、甄邯、平晏、刘歆等亲信,树为党羽,竭力诛灭异己。元始元年(公元1),进位太傅,号安汉公,后加称宰衡。

王莽为了进一步培植自己的势力,授意公卿奏请州牧、二千石及茂材吏初除奏事者,均由安汉公接见。又指使公卿大臣和吏民上书,要求立其女为皇后。为笼络人心,他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付大司农赋给贫民。还奏起明堂、辟雍、灵台,增加博士名额,广为儒生筑舍,网罗郡国能教授五经及通晓《逸礼》、《古文尚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小学和医药方术的士人数千名,遣诣京师,令其改正前人乖谬,统一异说。由于王莽辞让新野田的封赏,吏民上书称颂其功德者竟达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元始五年,王莽加九锡。平帝死后,他拥立两岁的孺子婴,自己仿效周公辅成王故事,以摄政名义居天子之位,朝会称“假皇帝”,臣民称“摄皇帝”,改元“居摄”。宗室刘崇和东郡太守翟义先后起兵声讨王莽,关中民赵明、霍鸿等也群起反抗,众至十余万,攻烧官府,但相继为王莽所镇压。其后,宗室刘京、梓橦人哀章等迎合王莽心意,伪造符命,宣称汉祚已终,“假皇帝应作真天子”。初始元年(公元8),王莽遂自立为帝,改国号曰“新”,次年改元为“始建国”。

王莽为了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附会《周礼》,托古改制。始建国元年(公元9)下令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凡男口不满八人而土地超过一井(九百亩)的,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无田者按一夫百亩的制度受田(见王田私属)。此外,又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筦(见五均六筦)。这些措施并不能解决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在实行过程中又遭到地主阶级和商人的抵制和反对。尽管法令严禁买卖土地和奴婢,犯令者罪至死,但土地、奴婢的买卖照样进行。始建国四年,王莽不得不宣布买卖“王田”及私属者,勿拘以法。负责推行五均六筦的人员,大多是富商巨贾。他们与郡县官吏勾结,上下其手,牟取私利,不但没有给人民带来好处,反而增加了许多不便和痛苦。王莽还屡次改变币制,禁止使用五铢钱,另制各种各样的货币,名目既十分繁杂,换算比值又极不合理,甚至把早已失去货币性能的原始货币如龟、贝也拿来使用,造成社会经济的极大混乱,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犯铸钱,伍人相坐,没入为官奴婢的以十万数。他们被槛车铁锁,传送长安钟官,罚作苦役,夫妇也被拆散重新婚配,因此愁苦而死者十之六七。

王莽还任意改变中央和地方的官名、郡县名和行政区划。如改大司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改少府曰共工,改郡太守曰大尹,县令长曰宰。先据《尧典》正十二州名分界,后又据《禹贡》改为九州。有的郡甚至五易其名,最后又恢复旧称。他颁行五等爵,滥加封赏,却把受封的人留在长安食禄,有的人因为俸禄无着不得不佣作为生。更多的官吏则竞为奸利,受贿赂以自给。

在托古改制的同时,王莽派遣使者四出,强迫各少数族的统治者更换原先汉朝封赠的印绶。他贬各族的王为侯,更名匈奴单于曰“降奴服于”,因而引起各少数族的强烈不满。匈奴、高句丽和鉤町王都起兵反抗,西域诸国也断绝与内地的联系而归附匈奴。王莽派兵远道征讨,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

王莽的改制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了赤眉绿林为主的农民大起义(见赤眉、绿林起义)。西汉的官僚贵族和地主豪强也纷纷打出反莽旗帜。地皇三年(公元22),王莽派太师王匡和更始将军廉丹率大军讨伐赤眉军,在成昌被赤眉打败。次年,派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发州郡兵四十二万,包围绿林军于昆阳(今河南叶县),又遭到绿林军内外夹击,全军覆没。绿林军乘胜分两路进军,一路北上攻洛阳,一路西向攻长安。这时,王莽众叛亲离,还继续玩弄符命,自欺欺人。卫将军王涉、国师刘歆和大司马董忠密谋劫持王莽投降更始政权。事败,董忠被戮,涉、歆自杀。当绿林军进抵长安附近时,王莽驱使京城的囚徒出城抵挡。但囚徒军一过渭桥,便立即哗变,掘毁王莽祖坟,焚烧九庙、明堂、辟雍。长安城中的人民也群起bào • dòng,配合变兵攻入皇宫。王莽逃至渐台,被商人杜吴所杀,新朝遂告灭亡。

王莽时期的铸币及钱范

新莽铜嘉量

(林甘泉)

王猛

王猛

(325~375)十六国时期前秦国丞相。字景略。北海剧县(今山东昌乐西)人,家于魏郡。出身贫寒,隐居山中,贩畚箕为业。博学好读兵书,厌恶浮华风尚。善于谋略和用兵。354年,东晋大将桓温进兵关中,王猛往谒,扪虱而谈天下形势,指出:“公不远数千里,深入寇境,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见公心故也,所以不至。”一针见血地指出桓温北伐只想提高个人威望,并无收复关陇失地的雄心。他拒绝桓温之聘,与苻坚一见如故。论废兴大事,异常契合。苻坚即位,任中书侍郎,曾在一年中五次擢升,官至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封清河郡侯,成为苻坚主要的辅佐。

王猛任职十八年,综合儒法,选拔廉明,讲求实效,政绩斐然。在政治上抵制氐、羌权贵,整肃吏治,强化中央集权。任始平令,以明法峻刑禁勒豪强。为京兆尹,在京城一带坚持执法行事,数旬间诛不法贵戚豪强二十余人,百官震肃。在军事上,370年统兵消灭前燕,留镇邺,都督关东六州军事,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