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1/1)
她用低因咖啡给自己做了一杯卡布奇诺,往上面倒了厚厚的一层肉桂粉,又加了两包糖。她中午吃的那只三明治早就消化干净了,她现在饿的头晕。吃了一周白人饭,她想要在晚餐吃点热乎的的亚洲菜。但是她忙得忘了提前约人,这个点儿了,再找Emily也不合适。从前,她加班时的饭搭子几乎都是杨逸飞,因为十有bā • jiǔ他也在加班,两人一起出去吃,一张报销单就够了。不过,他最近一直在旧金山出差,哪怕她还愿意和他一起吃晚饭,今天也找不到人。
傅思齐不想一个人去亚洲餐厅:无论中日韩,东亚人都把吃饭定义成一种温馨的团体活动,哪怕是在纽约,一个人去亚洲餐厅堂食也像是公开处刑。不过,还好有科技改变生活,她有外卖软件。于是,她打开手机,打算提前给自己订个餐送到家里去。
纽约有一点好,这里的异乡人足够多,想吃什么都能吃到。她正在锅包肉、水煮鱼、和韩国辣牛肉汤之间犹豫不决的时候,手机上忽然多了一个来电提醒。
是……宋知宇?
最近一个月,宋知宇和她之间的联系多了不少。最开始他问的都是一些关于公司产品开发的小事。但是傅思齐不敢和他在私底下多说,毕竟TC是他们潜在的金主,他们之间有利益冲突,公事多说多错。于是,她把宋知宇的问题整理成了邮件发给公司里的相关责任人,并且抄送了他和杨逸飞,甚至还保密抄送了公司的法务。
被杨逸飞亲自回了一次邮件之后,宋知宇再也不问她工作的问题了。
不过,他还是会给她发消息,经常先问候一下,再拉着她聊一些有的没的。比如中秋节那天,他给她发了个“中秋快乐”,然后又问她吃没吃月饼、有没有看中秋晚会一类的话。再比如上周末,他在商场给他妈妈选礼物,随手发了几张图片给她,问她手袋的皮质是选Epsom皮还是Togo皮,颜色是选奶昔白还是珍珠灰。傅思齐有空的时候也会和他简单地聊上几句。但是,大部分时间她都没空,她经常是忙得连看手机的时间都没有,总是隔了快一天才回他消息。不过,宋知宇回消息总是很及时。就算赶上他有事儿回消息晚了,也会解释一下。
此时看到宋知宇的来电,傅思齐还是很意外。他们好像还没熟到可以不打招呼,直接打电话的程度。
她向四周张望了一圈,目之所及一个人都没有。她接起电话,压低了声音说:“喂?什么事儿?你怎么这么早打电话过来?”宋知宇在中国,他那里应该是周六早上的七点多。
电话那边有点吵,能隐约听到有汽车在按喇叭,“我在你们公司楼下。晚上一起吃个饭吧。”
What?他在说什么?TC的人不是下周才过来尽职调查吗?
傅思齐疑惑地说:“你怎么会在纽约啊?你们不是下周一才到吗?”
宋知宇回答道:“我提前来了。不过先不说这个了,你们公司到底是哪一栋啊?这个Uber司机路不熟,他绕了好几圈都没找到,最后把我放在9/11纪念堂这边了。我现在就在这个水池这儿……”
宋知宇又迷路了。他作为一个在北京长大的人,方向感却意外的差,从来都分不清东西南北。
傅思齐连忙说:“你别找了。就站在那儿别动。给我十分钟,我马上过去找你。等我到了再给你打电话。”
傅思齐把剩下的咖啡倒进了水池里,又简单地把杯子涮了涮,放进了洗碗机。她快步走回办公室,拿上风衣和手袋,然后就熄灯离开了。
在9/11恐怖袭击后,人们在原世贸双子塔的旧址上建立了两个方形水池,用来缅怀遇难者和救援烈士。傅思齐本想问宋知宇,他说的水池到底是在北塔的水池还是南塔的水池,但她想了想,觉得他应该根本分不清楚。于是她给他发了个信息,让他去9/11纪念堂的入门处等她。
新世贸中心和老世贸中心只隔了一条街,傅思齐很快就到了。宋知宇很好找,她隔了几十米就看到了他。他今天穿了一件卡其灰色的长款风衣,正拿着手机四下张望。
傅思齐拨通了他的电话,对他招了招手说:“你转身往右后方看。”
宋知宇转过身,找了一下,然后看到了她。他对她挥了挥手,之后便放下手机,走了过来。
见他走进了,傅思齐又冲他摆了摆手,“好久不见。你今天怎么过来啦?”
宋知宇笑了笑说:“嗨,提前来了呗。你之前在北京不是说请我吃饭吗,所以我今天就过来找你了。”
傅思齐没想到他还记着这事儿。不过他既然提起来了,她也不好推脱。正好她还没点餐,可以和宋知宇做个饭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