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页(1/2)
其中有一组孢粉数据很显眼。
木本植物花粉急剧减少。与此同时,藜科等草本植物花粉的迅速增加。它意味着当时气候的异常干旱,到了特大旱灾的程度。
好,来做配对了。
时间线是一份数据,孢粉数值是另一份,它们能组合成一张表格,看出各个朝代的气候情况。
问,哪个年代是老倒霉蛋,遭受了特大干旱?】
水镜前。
嬴政舒了一口气。很好,选项里就没有大秦。
朱元璋忽然迎面中了三箭。
九选一,大明还占了九个年份里的三个。难道真是大明会遭遇特大干旱。不,他不信自己是老倒霉蛋!
作者有话说:
1、《全新世中后期开封西郊黄泛沉积序列的孢粉记录》,《地理学报》,作者:刘德新,马建,谷蕾,陈彦芳
2、有关开封城摞城,参考文章《北宋都城新郑门遗址与开封”城摞城“》,其中还有不少图片便于更清楚了解城摞城。葛奇峰·著,刊登《大众考古》
3、有关bp/bc/ad的解释与来历,参考文章:《文物标签上的距今xx年和公元xx年》
第40章第四十章
◎。◎
水镜:
【孢粉数据对应哪个年代发生特大旱灾,九选一,现在大家心里有了一个选择。
我知道有些观众急着听到答案,可能立刻、马上、一秒不停就反手度娘,去查历史上旱灾最严重的年份。
但劝你们不要急,带着你们选的答案看下去,很快就能判断是否选对了。】
水镜前,朱元璋接连三次深呼吸。
不急,他不急。最坏就是大明的某一年发生特大干旱,难不成还能有更坏的情况出现?
水镜里画面一变,给出了几张新表格。
【之前,我们了解到通孢粉能判断某个时期的植物分布,从而推测气候情况。
在考古历史气候变化时,当然不仅用到孢粉测量,还能通过冰川冰芯、树木年轮、洞穴堆积物等提取自然证据。
另外,从文献记载中寻找人文证据。将自然证据与人文证物相结合,从多方面多角度构建出历史时期气候。
需要在此特别说明,以目前的科学技术,在重建地球历史温度变化时,其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考古全球气候演变需要大规模的数据去支撑,但因可查的自然样本与文献资料分布不均,导致数据不充分。
因此,现在分析结论存在缺陷,但愿随着科技的进步它会被不断完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