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页(1/2)
它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关于一次战争的胜负,更可能影响几百年间的生态环境与百姓安危。
这些事都被大自然记载下来。
回到植物考古,当我们一铲子向开封挖下去,能挖出好几个朝代的土。
此处引用一组数据,图片1-10,几张表格,几张柱状图。对开封西郊的岩芯采样,提取不同沉积岩土的孢粉进行研究。
通俗地说,从岩芯粒度特征与黑炭含量变化,得到九组沉积回旋数据。那是九个不同年代黄河泛滥形成的沉积层。
再看孢粉数量与分类,分析出不同时期各有哪些植物品种变化,它们的耐旱喜水属性各不相同。
这组数据对应的时期,上可追溯至4kabp。
k是“千”,a是“年”。大家对这两个缩写应该不难理解。bp是beforepresent,表示距今多少年。
简单翻译,「4kabp」就是距离现在四千年,大约是夏朝建立时期。
细心的观众可能会说不对劲,这与平时通常看到的纪年缩写不一样。平时,一直说的是公元前bc,或公元后ad。
当我们去博物馆参观,可能就会看到这些不同标签。
△△bc与口口ad,还有中国的xx朝代oo年,没点历史常识换算不来。
这里做简单解释。
所谓bc,是基督诞生之前,即beforechrist的缩写。
ad是拉丁语annodoi,意为“主的诞生年”。
这些纪年方式还是直接告诉你,那件文物是哪一年的。
如果出现了bp,情况就不同,它说的是“距离现在”有多少年。
要怎么定义“距离现在”的“现在”?
假定一份报告是2023年写的,另一份是2012年写的,其“现在”的标准一样吗?
必定要有一个标准年份做定位,该选哪一年?又为什么选那一年呢?】
水镜前。
嬴政与朱元璋不由揉了揉太阳穴,猛眨了好几次眼睛。番邦文字像蚯蚓一样扭着,看得人眼晕。
在咕咕上回讲历法时,已经得知后世以阳历作为普遍纪年方式,而那玩意是从西边传来的。尽管有这个概念了,但是当看到这一串缩写,极度不适感立刻涌了出来。
凭什么啊!
为什么要以基督出生没有作为坐标定位?!
嬴政:如果番邦人一定要找个人作为定位点,朕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