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对症下药何其难?(3/4)
戴原礼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怎么说啊。这事情对也不对。药材,穴位,经络,药方,等等,这些东西一样都不能少,全部要记下来,有的穷尽十年之功,未必能背下来。但是有些就不一样了,比如我。从小的识字课本就是汤头歌。二十出头的时候,就已经倒背如流的。在恩师身前伺候数年,言传身教。等恩师走后,才算是正式行医了。”
“我的弟子之中,有一些十年了,基本功都还没有练好,有的本身就是门里出身。如我一样,我一般试他几个月,只要基础牢固。就可以教授行医用药之术。”
“总之,是因人而异。”
何夕说道:“那戴先生,能不能将基本功都总结出来,然后让学子们,数年之内,什么也不做,完全学这个。需要几年才能出师?”
戴原礼一愣,说道;“这可难倒我了。一般练基本功的时候,都是给老师医馆打杂。专门做这个需要几年,真不知道?”
何夕说道:“这些东西都是死的。我算五年,以五年时间,让他们全部掌握之后。再由其他郎中直接收徒。你觉得好不好?”
戴原礼沉默了一阵子,说道:“这好像可以的?”
戴原礼很想说不能,但是他的直觉感受他,这是能做到的。
虽然说,他有一点不习惯。因为学徒打杂的时候,并不是什么都不学的。师傅也会教授他一些待人接物的技巧,看病问诊的技巧等等。也算是打基础了。等他基本功过关之后,直接上手,就容易多了。
而且师徒之间彼此了解。也容易教授。
这种dú • lì去学习基础,然后再跟着戴原礼学习的话,很多东西都不习惯。毕竟医学也是分派系的。金元四大家,与他们弟子本身就各有分别。他算是丹溪派,以补为主。而北方河间派很多手段,以下为主。
这种医学上分歧,让不是自己亲手带出来的弟子,教起来有些隔阂。甚至不喜欢。
但是如果硬说不能,那就是假话了。毕竟戴原礼大名鼎鼎,来向他求教的,未必都是他的弟子,有时候也是有外人来的。这些已经成名的郎中来请教,戴原礼就不指点了。
也是指点的。很多时候医学见解不同。戴原礼也就浅尝而止。他未必觉得,他说的话,所有人都要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