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5(2/2)
皇帝嘉奖六军,长安城中赐酺pú三日,臣民相醉成欢,殿内麴智湛亲吹横笛,麴智盛箜篌相随,乐师伴以鼓箫筚篥、琵琶铜角,舞者白袄锦袖、靴带抹额皆赤,姿态潇洒奔放,皇皇洋洋,汉风胡韵,皇帝本是爱乐之人,大喜之下命收高昌乐为十部之一。
李未盈静静听着,回想同桓涉在高昌三年的惊涛岁月,心下不禁慨叹良多,偶与麴智湛对上一眼,彼此都从容一笑。及至筵散人去,麴智湛方遥遥向她拜了一拜,“殿下,若有阿脩的音信,千万劝他想开些才好。”李未盈点了点头,麴智湛走出殿外,凛冽的冬风扑面而来,他抖了一下,自言道:“原来大唐这么冷。”哈哈笑了一声,将横笛掷入寂寂黑夜中。
ps:谯国公柴绍、胡公秦琼、永兴公虞世南,俱殁於贞观十二年。
李家是关陇军事贵族,在起兵反隋建立大唐的过程中,多位族内子弟亲上战场,也为此牺牲了李孝基、李道玄两位郡王级的亲人。
河间郡王李孝恭:唐太宗的堂兄,立下赫赫战功,是除唐太宗外,唐宗室里战功最卓着的一人。武德年间封赵郡王,贞观时改河间郡王。因为李孝恭是李建成一派的,所以在贞观年间被夺去兵权,一个征战沙场的将军整整十四年不能领兵,最后在府里寂寞病终,年仅五十,不过他逝世时唐太宗还是非常伤心的。
江夏王李道宗是唐太宗的堂弟,十七岁时与另一年仅十五的弟弟李道玄随秦王出征,而秦王当时也不到二十。李道玄不幸阵亡,李道宗则一直为大唐开疆辟土,冲锋陷阵,唐太宗跟他的感情比亲兄弟更胜。唐高祖曾称赞其像曹操的儿子任城王曹彰一样能征善战,故也封任城王,后改封江夏王。文成公主入吐蕃就是由李道宗护送的。唐高宗初年,长孙无忌冤杀吴王李恪,将很大一批唐朝的宗室亲贵也杀的杀流放的流放,李道宗亦被流放到象州(今属广西),很快也死掉,也只有五十四岁。叹,就算他能逃掉长孙无忌这一刼,恐怕也难逃后来武氏的毒手。
第卅三章构陷
结局一:高昌城头,麴智脩将李未盈绑上城头,甫一露面,城下的曹菱立时认出了她,心神俱碎。李未盈凄然一笑,纵身一跳,从城头坠下。
(这个本来打算六一儿童节时推出的,可那天我忙着看吴彦祖的《美少年之恋》,苍白的剧情,绝美的少年,昏昏欲睡两个钟头,所以就没写出来。)
结局二:瓠卢河上,曹菱堕河,桓涉救起的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结局三:桓涉获皇帝赦免,陪李未盈回长安,而曹菱已长眠於骊山一抷黄土之下。
好,以上剧情收得又快又乾脆,各位可以就当本文完结。一次通关,三种结局大放送。我很想学《秦殇》送大家十种结局,但实在懒得想了。
就这样完美谢幕。
折冲都尉卢霜仍在京师未归,新任的左右果毅都尉何沛、卓然监督全军,冬日晴好,忙着整修玉门关工事,眼看腊月将至方腾出时间过问桓涉。
程毅领了桓涉出狱,迎头正碰上陈惕,他已降为昭武校尉,连日来都在玉门修葺营防,身上犹带灰泥。当下二人伫立互望,桓涉见他三十出头便已鬓染微霜,心头不禁掠过一丝悲伤,低声叫了一句:“左果毅。”陈惕似是愣了一下,径直走向营帐,靴下踏起蒙蒙黄尘。
桓涉也进了营帐,何沛开门见山:“桓校尉此次可还有些想说的么?”桓涉道:“涉不曾盗宝,也不曾勾结突厥害我唐军兄弟。”顿了一下,静听心跳,但觉胸膛上的玉珮这般温热,正色道:“当日之事,陈兄最清楚。你的伏火抛机误伤己军,突厥兵至,我带人回来护你先走,涉与敌人厮杀,力竭跳河。而那些赃物,是你交与我的,涉只知运送,并无私藏半件。”
曹菱失声叫道:“什么伏火抛机?”桓涉平静道:“曹侍郎曾寄书卢果毅,谈到此一构想。卢果毅将这法子说与陈果毅,他便自己试着做了出来。”曹菱惨然道:“是我么?原来是我?”陈惕却已叫道:“桓涉你怎生这般话也编得?若是如此,当初王大人在时为何你却从不曾提起?今日被逮了回来方才说起,可见全是一派胡言。你自己做贼为何诬我?”桓涉一握腕间的铁链,略有些悯惜,“陈兄,涉当日不说只道是护了你,回报你陈家父子的恩德,不料反令你越陷越深。我这后腰上的伤口早已不痛了,你却还不愿放下么?”陈惕面上抽搐不止。
卓然道:“桓校尉,然则伏火抛机现在何处?何以见得是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