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红楼之宁府贤孙 > 第三百二十四章 欲离京南下祭扫,会军门明敲暗打

第三百二十四章 欲离京南下祭扫,会军门明敲暗打(2/3)

目录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此也好,是该告慰一下先人,以安亡者英魂。”

贾敇是战死的,自然就是英魂了。

说着,贾政看向黛玉道:“你可去各方看看,有愿意一道的,就一同去吧,老太太那里自有我去分说。”

黛玉得了允,当下也不拖沓,先是去征得了众人的同意,便开始准备南下事宜。

宝玉知道众人要离府的消息,心中也起了心思,众人都走了,只留他一人如何肯应,又不敢去求父亲,只能到贾母那里不断央求。

贾母自不愿宝玉离开身侧,可又实在不忍只留他一人在京。

贾母又看向黛玉探春几个问道:“除了你们几个,还有谁要去?”

“宝琴妹妹、岫烟妹妹,还有李玟李琦两位妹妹都要去的。我们几个商议,凤丫头久日卧病在床不见风,这会子总算是见好了,不妨也出去走走,散散心。”黛玉知道贾母素来喜欢热闹,一下子人都走了,家里未免孤闷,看着贾母心中着实不忍。

可她也没有办法,贾瑛信里说了,府里的人不能一下全都走光了,只能让姑娘们提前离京避难。

可府里的姑娘们多了,又该带哪个,不带哪个,哪个愿意去,哪个又不愿意去,未必就好周全。若依她的意思,兵乱一起,最是无情,最好是姑娘们都跟着南下,留下那个都是不好的。可又发愁该怎么和几个妹妹们说,据实相告南下是为了躲避兵灾也不现实,人多口杂的,倒不是担心她们会说出去,只是毕竟事关重大。

好在一听是贾瑛的提议,探春湘云几个便先答应了下来,三春素来是少分开的,迎春和惜春自也不用担心,再者几人也有过一次南下的经历,见过江南的景盛,心中也有意动。有她们几个带头,宝琴岫烟四个也自没什么意见了。加之宝琴和岫烟本就是江南人士,入京之后,也不免思乡心切。

凤姐房里的事情,黛玉是知道的,见她整日郁郁寡欢,心中自也不忍,正好可以一道南下散散心。

这大大小小十几口子人,还不说各自身边的丫鬟婆子,哪怕是都定好了要去,也不可能立即起行的。

贾母又看向李纨问道:“你可也要去?”

李纨移步,行至贾母身边倚着站定后说道:“我便不去凑那个热闹了,府里总要留下一个半个的陪着您老,再者也不能都走了,府里没个帮着太太管事的。”

贾兰还在国子监求学,李纨如何肯丢下他一人在京。

黛玉也曾劝过,怎奈李纨执意,她也无可奈何。

这边贾母又担心路上的安全,贾瑛原本是安排贾芸护送众人南下的,只是在贾母看来,贾芸毕竟隔着远了些,不大放心。贾琏和贾瑛又都不在京,贾母便又点了贾蓉陪着众人南下,一并还有宝玉两个男子,再有府里的家仆和贾瑛安排的护卫,这才放心她们去打点行装。

......

另一边。

第二日一早,宋伦便准备好了船只,还派了一队兵马护送。

交代了宋伦留意京中贾府传来的消息及时递送给他后,贾瑛也不在天津多留,坐上行船,迎着海浪向来州府而去。

胶东半岛上,原本都是来州府的地界,只是后来宣隆早年因登州蓬来一代倭寇闹得严重,而登州则成为朝廷抵御倭寇的前沿,登州古港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是以宣隆帝下旨升登州为府,与来州分治胶东。

今岁开春后,朝廷又下旨设立山东备倭都司,府衙所在就在登州。只不过眼下宋律本人则是在来州府。

来州是宋氏兄弟的家乡,而应召北上的备倭兵的如今都集结在来州府,随时准备经由青州府、济南府,走河间府北上蓟州。

一处空旷的军营内,贾瑛第二次见到了宋律,上次见他时,还是贾瑛在兵部任职方司主事时,宋律进京走官见过一面。

宋律的年纪远比宋伦要大上许多,是一副中年武将的打扮,不过两兄弟的样貌倒像是双胞胎一般,极为相像。

“伯爷,自朝廷下旨组建备倭兵以来,历经小半年,如今备倭都司麾下已经有大军近十五万人,其中水师三万,大部分都是原山东卫所的士兵改制而来,我亲自招募的也就大人眼前看到的这些,包括前次已经北上的一万人,合计四万人马。”

“新进招募成军?”贾瑛注意到宋律话中的关键,不免有些担心在即将面临的大战之前,这些备倭兵的战力如何。

宋律似乎猜到了贾瑛的担忧,说道:“伯爷放心,虽说时间紧迫了些,不过下官借鉴了伯爷当初在湖广时组建湘军营的经验,是从各地卫所选拔老卒充为骨干,又招募了一匹乡中壮勇,淘汰了那些混军饷的老兵油子,备倭兵虽然年轻,可战力却未见得下降。”

说话的同时,贾瑛也在打量着备倭兵的操练,依照的同样是贾瑛编撰的《武备要略》中的步兵操典,单看阵势,还挺像那么回事,不过到底为经历过战阵,真正的战力如何还有待商榷。

贾瑛看向宋律说道:“你组建备倭兵与我当初在湖广组建湘军营还是有所不同的,当初我是被抓了壮丁,危急关头顶上去的,队伍拉起来就要打仗,本来就是以战养战,淘汰弱者,自然也不担心遇战时的伤亡如何。哪怕就是全都打没了,朝廷也只会褒奖不会追责。”

“备倭兵就不一样了,且不说规模比湘军营大了十数倍,朝廷对备倭兵也是寄于着厚望的,容不得你出半分差错。”

“下官明白。”宋律说道。

“你给我交个底儿,备倭兵到底有多少人?”贾瑛问道。

宋律无奈苦笑道:“就知道瞒不过伯爷的慧眼。”

“时间太紧了,朝廷虽然给备倭兵定下的员额是二十万,抛去一些杂兵,正丁可列甲十万,但兵部那边的粮饷却迟迟不到,下官已经催了好几回了。再说山东的地方卫所本就糜烂,下官可不愿意看着备倭兵因为那些**子这一块烂肉而坏了一锅汤。”

贾瑛打断道:“我只想知道备倭兵实额有多少人。”

宋律说道:“大人眼前看到的,就是全部了。”

“下官只是都指挥同知,上面还有一位都指挥使,另有一个都指挥同知人还赖在登州,不然大人这会儿该是在登州与下官会面才是。”

“这么说登州水师也不在你手中?”来之前贾瑛就已经猜到了,备倭都司的府衙明明设在登州,偏偏宋律却赖在来州,若说仅仅是因为乡土情结的缘故,贾瑛是不信的。

宋律点了点头,又说道:“不过大人放心,这种局面也持续不了多久了,兵部拨给的粮饷全都被我扣了下来,无粮不聚兵,他们撑不了多久。”

贾瑛则说道:“太慢了,既然对方赖着不走,那你索性就另起炉灶,再建一支水师。兵在精而不在多,有一支精锐的水师握在手里,登州的水师就该卸甲了。”

宋律闻言,眼神一亮,当下又叫苦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官何尝不想,登州水师的战船虽然破旧,但好在也成建制,另起炉灶,何其之难。”

“我既然如此说了,自然会帮你。”

贾瑛看向宋律说道:“你也别想着组建一支满员的备倭兵了,水师耗费的银子,可不比边军少,凭你也养不起。正卒的人数控制在七八万上下就成,加上各色杂兵辅兵,不要超过十二万,有这么一支大军也足以向朝廷交代了。以二十万大军的粮饷标配,养十万大军,哪怕兵部再是克扣,也足够你养兵了。”

哔嘀阁

“至于战船,江南水师的一支舰队,是九到十三艘一百料以上的战船,再辅以各类小船,小船你自己解决,我可以帮你组建一支新式水师。”

宋律听罢,面容上露出喜色,也庆幸当初攀上了贾瑛这条门路。贾瑛既然当这他的面开口应下的事,就不会不兑现,宋律是见过新式的战船的,不说战船本身如何,只说船上的舰炮的射程和威力,就足以胜过当下登州水师的任何一门火炮,登州水师的火器与江南水师的相比,差了何止一筹。

虽说如此一来,他很难再摆脱对贾瑛的依赖,甚至他的备倭兵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贾瑛的影响,但宋律根本不在乎那些,想要获得就必须付出代价,何况靠着贾瑛也没什么不好的,起码这位出手大方,且答应下的事情从未失信过。

一句话,办事讲究。

“下官多谢伯爷提携。”

贾瑛之所以能这么大方,还是因为当初在江南水师和海关衙门上的投入见了成效的缘故。

虽然如今这二者已经不在他手中掌握着,可是当初组建江南水师时,他可是垫了好些银子进去的,不说人力技术的本钱,吃水不忘挖井人,杨佋好歹是个王爷,做事再不讲究,也不会忘了他这一份。

可话又说回来,即便他就是想抹掉自己对水师的影响又可能吗?

而江南水师又是海关衙门依仗的根本,宁波港的海贸全赖江南水师作为后盾,才能在大海上畅通无阻,这里面的获利又岂会少。不说别的,海上随便剿灭一支不明身份的船队,所得之利,就足够帮宋律组建一支水师了。这还不说水师私下里还有自己的买卖。

有人或许说这是强盗行径,明目张胆的抢劫。

官兵剿匪,这怎么能说是抢劫呢?

至于走私,没道理守着金山,还能饿肚子的。

当然,杨佋或许比他得到的更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该让的利,还是要让的,贾瑛毕竟只是一个臣子。

“大军准备何时出发?”贾瑛平静的问道。

宋律说道:“兵部新发来的文书,要求下官与本月月底之前赶到蓟州,如无意外,下官想本月上旬结束后,大军就该出发了。”

“能否在推迟几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