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狼烟散尽 众诸侯拥立平王建东周(2/3)
要知道镐金的百姓也是饱受了战争和灾害的摧残,如今不仅要面对一片废墟,还要面对外族的再次骚扰,这看不到天的日子,如何从头再来,心里的苦又有谁人知晓?
可偏偏周平王感受不到。
从开国就失了部分民心,可不是什么好征兆。
到了洛阳,周平王没有百姓的支持,不得不认怂,凭借诸侯的力量开始建国,从此打开东周皇帝被诸侯掌控的局面。
你表面上是王,实际上是孙子。想必周平王也是失眠专业户吧。
除此之外,周平王这个皇帝多少还是不太服众。
诸侯分为两派,一派在晋文侯的游说下拥护他,另一派则有另外的看法:毕竟在幽王死前,周平王已经被废除太子,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废了就是废了,你已经在王位继承的游戏中出局了,是没有继承权的。
而幽王又是被他爷爷联合外族杀害的,他继位的时候间接背负着三条罪名:通敌,弑父,杀弟。就差夺妻了!
正是背着这些罪名,即使有晋文侯的力挺,也有诸侯不愿朝廷纳贡。
论血统,周幽王死后,周携王相对纯正一些,他毕竟是幽王的弟弟。
那些诸侯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疯狂拥护。
周携王建立莫国,修建莫阳城,还发行自己的货币,开始自己的治理之道,小日子过的有声有色。
历史上关于周携王的记载极少。东拼西凑出一段经历。
作为西周的延续,携王在位的时候,很会处理与周围国家的关系,就是情商很高。内外协调,和平共处,整个封地安定和谐。
但他的存在始终是一个定时炸弹,让那些野心勃勃的诸侯国夜不能寐。
而拥护周平王的晋文侯始终认为周携王是扩张道路上的绊脚石,心怀杀机,只欠东风。
公园前750年,这股东风迟来了将近20年,周携王去北方巡视,晋文侯借机在半路偷袭,杀死周携王。
持续了近20年的二王天下,就此结束。
携王死后,他的拥护者分为无数个小国,参与到混乱的时代。
周平王得知此事,喜悦之情难以言表,为了让彰显自己的纯正,他命人将有关的资料全部抹去,周携王从此人间蒸发。
经过苦难,又有了支持,世间如今只剩下一个天子,周平王的腰杆自然硬了一点。这下总要行事一下老大的权利,感受一下帝王的滋味了吧!
怎么才能最直观地感受当皇帝的滋味呢?
就是赏呗。看着一帮子人跪在面前磕头谢恩,那种感觉多爽?
赏谁呢?
当然是一路抵挡外族骚扰,护送迁都成功的各路诸侯国了。
说干就干。周平王开始琢磨着怎么赏晋国。晋文侯帮他铲除最大的隐患,功劳最高。可要赏的时候才发现,人家晋国可是世代土豪,皇帝左右手,不缺权,不缺钱,更不缺地。
左思右想后,周平王决定为晋文侯作《文侯之命》(来自《尚书》中的一篇),写进史册。这荣誉,历史不过三人,晋文侯能不高兴么。
后又赏“秬鬯一卣;彤弓一张,彤矢一百,卢弓一张…”。(《左传》)杂七杂八东西一大堆。
翻译出来就是,一桶酒,一把红色的弓,一百把红色的箭,一把黑色的弓。这都是古代诸侯大臣有功于当朝天子的象征,一般功劳可是没有这待遇的。
再赏郑国。
周平王任命郑国的郑武公接替他父亲郑桓公为东周卿士,并让他和晋文侯共同辅佐周王室。
卿士这可是大官,相当现在的总理级别了吧,这家伙靠着老爹,一跃就当了东周二把手,内心可是膨胀起来了。
封官授权还不够,还要赏给郑国土地,这可把郑国乐坏了,开心之下,胃口也就变好了。
最后就是赏秦国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秦国辛辛苦苦不知多少年,也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附庸国,帮着周朝在边疆看家护院。
只能说,秦国天生就看的懂时局,会挑边儿,会站队,而且运气也还不错。
周平王因秦国抗击外侵,护送迁都有功,索性直接将秦国提升为诸侯。
这秦襄公一下就成了秦国的第一个诸侯君王,这还不够得瑟一辈子的吗?
依旧是封官不够,土地来凑。
表面上,周平王大大方方把西边被外族占领的地方赐予秦襄公,表面上说:“秦襄公,那片被攻占的土地,只要你收回来,就归你了。”
实际上,这周平王的原意,估计是让秦国继续帮他去看家护院,顺便牵制外族。同时让他远离政权,减少纷争。
谁知道,秦国在秦襄公的带领下,还真有出息,没多少时日,就硬生生把被占领的地方打了下来。王室也只有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这可为秦国后期走上开挂之路,打下了基础。
官也封了,地也赏了,这皇帝当的太爽了。
过完轻飘飘的日子后,该重整朝纲了,可真到大刀阔斧开干的时候,周平王才发现,自己拥有的土地还没一个中等诸侯国大。而受封的那些诸侯国,却在不断进行兼并和战争,特别是郑国。
郑武公利用辅佐王室的机会,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大肆扩张,实力逐渐增强,让周平王恨得牙痒痒,几次三番想换掉他。
公元前744年,郑武公死后,他儿子郑庄公准备继续担任卿士。
郑庄公比他爹还过分。此时,周平王心里彻底不乐意了,眼看着郑国的势力越做越大,如日中天,他十分担心自己的权利被夺走,减弱郑庄公权力势在必行。
周平王这个算盘打得很好,可郑庄公也不是善茬。
得知此事后,郑庄公马上带兵跑到洛阳,施加压力。
周平王没办法,又碍于郑国的强势,低头认错,可这次,轮到郑庄公死活不让步。
无奈之下,周平王为了缓和两人之间的关系,只得提出将自己的儿子公子狐送到郑国做人质,以换去取郑国的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