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背营列阵(2/2)
“法王小心!”
金坷垃放下望远镜,他们遭到炮击了!
炮垒就这个地方最高,还带着一根旗杆,不时变换旗帜,就算完全不懂旗语也能想到这里就是指挥机关。金坷垃身边一直带着十几个学员,衣着鲜明举着望远镜,人家不打过来才怪。好在炮垒的胸墙是土框夯实的,非常低矮,要想直接命中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饶是如此,金坷垃也放低了身段,缩在胸墙后面观察。学员们有样学样,也纷纷隐蔽。
“法王,9磅炮群请求压制敌军炮兵。”
“不准!命中率太低了,他们继续轰击敌军大队。”金坷垃喊道,话音未落炮弹又落了下来,这一次更近,直接从头顶上擦过,坠入矮墙后的马车里,将白花花的大米打得四处飞溅。幸好人马均已隐蔽,没有人受伤。
炮兵直接轰击对方指挥官是金坷垃的一大战术原则,不过这是建立在清军指挥官大多骑马的基础上,而不是让你炮击掩体后的敌军指挥官。张艾的打法虽然干扰了政府军的指挥,但客观上说浪费了本方的火力输出时间。政府军步兵采用两层队列,充分发挥火力。陕西兵却是五层队列,前三排是火枪手,后两排是长矛手,即便他兵力更多,但正面还是那么宽。当双方都以双横队接战时,陕西兵挨到炮弹的概率自然远远超过了对手。
在双方火炮打出的弹墙中间,散兵已经开始对射,硝烟十分稀疏,毕竟人员是很分散的。这是拼人品的时候,即使距离几十米,滑膛枪也很难保证命中,更何况在枪林弹雨中还要记得平时训练的姿势。即便你记得,滑膛枪连续射击也会导致故障,甚至会炸膛。当然了,在炸膛之前一般都故障了。
正当双方散兵激战之时,金坷垃突然察觉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让步兵线前移,压迫对方散兵!”金坷垃躲在掩体后发布命令。
平时,这道命令是有问题的,但现在是机会!因为大旗摇动,西北风正紧,简直就是天赐良机!陕西兵从东面向西进攻,双方一旦进入对射,政府军一方浓密的硝烟将被风吹向清军,对方不仅要被自己的硝烟呛眼,还会被我方的硝烟糊住,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加之清军民团刚才已经发射多轮子弹,现在正是犹豫的时候,直接压上可以驱散对方,进入政府军最擅长的排队枪毙阶段。
“命令骑兵团准备,我们前移步兵线,张艾该冲侧翼了!”
砰!
“法王!小心旗杆!”
金坷垃大吃一惊,炮弹打中旗杆可比打中自己概率还要小,这竟然是一炮蒙中了!
“步行传递命令!快!”
索特纳沙场宿将,当然看出来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双方主力步兵群就像两块钢板,瞬间碰撞在一起。刹那间枪声如雷,硝烟弥漫中,枪口的火焰如绚烂的烟花般跳动。敌军的,我军的,鲜血在横飞弹雨中肆意飞溅。局面果然如金坷垃所料,西北风将硝烟吹到清军脸上,造成了显著混乱,张艾那套枪响后肉搏冲锋的打法在眼睛都睁不开的时候无法施展,多层纵深的布置反倒成了靶子。政府军越战越勇,排枪此起彼伏,陕西兵浪花一样拍死在沙地上。
有陕西兵不顾一切的冲锋,但他们没有组织,也没有通知自己的火枪手,稀里糊涂的就被自己人从后面打倒一批,硬上刺刀时又被射倒一批。虽然他们还在忍受着伤亡坚持对射,但这种情况维持不了多久,最多再过十分钟,崩溃一定会发生!
然而,硝烟也掩盖了最可怕的敌人,政府军士兵拼命开火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蒙古骑兵已经迂回到了侧翼。在枪炮齐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士兵很难看清局面,在炮垒上看到这一切的金坷垃心急如焚,却什么都做不了。此时一线政府军已经取得绝对优势,他们虽然失去指挥,却还是按照条例端起刺刀冲锋。后面的第二线步兵跟上掩护,保护他们侧后。
通常,清军挨不过这雷霆一击。但陕西人的坚韧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他们虽然陷入混乱,但没有后退,无论是刺刀还是长矛,只要还有一口气,他们就会竭力抵挡政府军的反击。这些不要命的士兵为索特纳的具甲骑兵争取到了短短的几分钟。
已经足够了!蒙古骑兵两分钟就可以完成冲锋!
两千骑兵拥挤在一起,向政府军右翼发起决定性冲锋,因为这里是清兵阵战劣势最小的地方!他们向第二线步兵狂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