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反清复明 > 61、凛冬将至

61、凛冬将至(1/1)

目录

乾隆时期的八旗兵在历次战争中表现中规中矩,远没有三藩时期那样青黄不接,或者道光年间那么腐败无能。古代并没有维持部队战斗力的合理体制,所以战斗力和环境有着绝对关系。明朝时九边明军的战力就比京师三大营要强,旁边就是蒙古人,弱了就完蛋了。

简而言之,不打仗的部队战斗力一塌糊涂,经常打的通常训练素质都有保障。而且乾隆朝满清能打的将领还没有死光,老牌名将有阿桂,新生代有福康安,什么事情就看领导重视,这两个领导抓得好,战斗力就上去了。

面对白莲教攻城略地,乾隆除了让福康安领大军南下,还命令两江总督萨载调集粮饷接应。大军按照计划沿着京杭运河南下安徽,再从泸州西进商丘,准备讨伐白莲教。这条路线实际上就是沿着河走,金坷垃从邸报上就大概判断出了敌军兵力。

重兵集团的行动无法离开后勤保障,古代最便捷的运输就是水运,所以福康安必定沿水路进军。然而水路之间的路程还是要用马车运输,这就决定了福康安大军无法脱离后勤运输线太远,或者派出太多军队。如果超过这个限度,那么只要战事激烈,粮食还好说,你的火药怎么办呢?与行进速度比对之后,金坷垃给了一个比较客观的估计,总兵力三万人,或者拥有相当数量的骑兵。金坷垃更倾向于后者,冬季用兵归速不贵久,贵精不贵多。无论如何,他必须做好迎战满清骑兵的准备。

步兵对抗骑兵,最核心的装备就是刺刀!除了技术简单的插入式刺刀,当时还有一种套筒式刺刀。但是研发这种刺刀的时候金坷垃碰上了难题。那时候qiāng • zhī通条在护木上,决定了刺刀不能在下方,那么只能左右选择一个方向,右边显然影响装填,那就只好装到左侧。

好了,你怎么固定到枪管上?而且不能影响装填动作。那年月还没有现代焊接技术,整把刺刀都要锻造。插入式刺刀可以用传统方式打,套筒刺刀则要复杂得多,先锻打出套筒,然后将刺刀锻焊上去。金坷垃凭着自己的打铁技术还真弄出来一把,但他很快也发现,白莲教的铁匠没有这种锻造技术,自己需要一个一个教,这么下去,恐怕一年也凑不足一万把刺刀的需求量。

直到有一天某个忍不住的铁匠对金坷垃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法王你没见过秸秆叉子吗?”

擦!当然没见过嘛!又没去过农村。麦收之后将麦秆堆起来的那根叉子其实就是典型的套筒结构,所谓的套筒刺刀只要把一半叉子省略不就行了吗!随便找个乡村铁匠都能造的。金坷垃具体一看,真恨不得找根地缝钻进去,一把叉子有两根弯曲的齿,无论是长度还是弯曲度都满足要求,只要把套筒打造得小一些,套上枪管就行了。哇靠!难怪自古以来那么多英雄好汉死在这叉子上,原来他就是三棱刺刀的原型啊!

铁匠们也不用什么图纸,只需要掌握好套筒的大小,烧热以后从缺口从准星处套入,旋转90°,用铁锤砸实,冷却后套筒就会牢牢地固定在枪管上,绝对不会脱落!而且这刺刀的好处就在于,他重量比同样尺寸的剑要轻很多,而结构强度并不低。没办法,三棱锥结构本来就是最省重量的,老祖宗早就参透了这一规律。一支大约6公斤的鸟枪,加上刺刀全重也才13斤出头,作为长矛使用仍然偏重,但并不是不可接受的缺点。

出于对满清骑兵的恐惧,白莲教军队的编成仍然是一半火器一半长矛,即使装备了刺刀,有长矛手在身边也让士兵们有足够的安全感。金坷垃自己也不能肯定火绳枪可以阻止敌军的冲锋,鸟枪、抬枪、长矛的比例在3:3:4左右。这个比例是是人员比,实际上抬枪的数量比鸟枪少一半。

经过一系列的实战,抬枪的作用逐渐凸显,虽然霰弹射程有点近,而且对盔甲齐备的八旗兵杀伤力堪忧,但对付无甲的地方武装非常好用,刺刀突击之前一排霰弹对面要倒下一大片。战斗总是在白刃战开始之前的那一瞬间就结束了。而且这种武器需要多人操作,在清军手中威力大减,只要本方一次齐射,需要双人操作的抬枪就有很大几率哑火。由此金坷垃认为,在激烈的战斗中,抬枪一定会被淘汰,这玩意儿就是用来打民兵的!

白莲教还没有准备好,而福康安并不愿意等。

从各地的奏报上看,白莲教活动区域有四个州府,开封府、汝宁府、禹州、许昌。其中汝宁府的白莲教主力北上增援许昌之后,这个地方防备空虚,地理位置又凸出,损失了不少地盘。禹州一带名义上也是白莲教控制,但傅士仁不听调遣。所以,金坷垃可以动用的兵力只有白莲教本部和大棍子、岳漫步手下的兵马,大约两万五千人,分散驻扎在许昌、汝宁、开封。这个部署实际上有着很大风险,因为这等于一线排开,暴露在商丘清军重兵集团的攻击之下,只要清军集结完毕,可以对三州的任意一个发起攻击,每一处都处于兵力上的劣势。

金坷垃一边招兵买马,一边将岳漫步手下的步兵填充到本部兵马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金坷垃确认,大棍子手下那帮子土匪极难训练,不如岳漫步的人听话。一个月内要完成队列训练,培养出至少3000名可以作战的士兵,显然不能要那些土匪。如果他的计划全部实现,到冬天结束的时候,白莲教本部将有6000名熟练的步兵和24门5磅加农炮,他们将在对抗清军围剿的战斗中承担突击任务。就像在平顶山下对南阳镇清军一样,但这一次白莲教的炮火不再是听个响的胡乱炮击,而是真正致命的跳弹攻击。

唯一的问题就是,福康安什么时候来?

他冬天就想动手!山东之事被福大帅哥看做奇耻大辱,乾隆给他留了很大的面子,但留的面子总归不是面子,每当他从下属身边走过,总是会怀疑对方是不是在窃窃私语。偏偏他又不可以跳过去问个究竟,因为这样等于自己把自己的面子给扒下来了。作为清廷最年轻有为的将领,乾隆最信任的年轻将领,他不能允许自己失败,特别是失败两次。

冬季作战,最好的兵种就是骑兵!

蒙古马不存在出汗之后受寒的说法,皮实耐用,机动性非常好。虽说是铁打的驴子纸糊的马,蒙古马至少也是牛皮纸糊的。历史上满清多次入关抢掠都是选择冬季,专门欺负明军冬季机动性差,当年腐败的明朝无可奈何,清军打到哪里就抢到哪里,抢完了就回去。明军要打打不过,要跑跑不掉,只能据城死守,十分被动。福康安即将复制前人的辉煌,在河南大平原上用同样的战法结束白莲教的抵抗。

但是这种战法的缺点满清的文献上没有明确说出来。骑兵对粮食的消耗量是人的七倍,而且冬天没有草可以吃,马匹必须食料!也就是说,骑兵的活动范围受限于后勤辎重的活动能力,当初清军的连续作战能力是建立在抢掠明军作战物资的前提下的。可这一次,白莲教的组织度绝不是明王朝可以比拟的。既然骑兵作战依赖后勤,那么冬天来临之后,白莲教一定会将附近居民收入城中打地铺,早在攻入许昌的时候金坷垃就安排了这种建设任务,好在战争过后空余的房子比较多,比较容易安置。

在这个冬天里,朝廷注定要惊叹于白莲教的能力,让老百姓放弃郊外的房子来城市过冬,一来一回就是两次搬家,有道是破家值万贯,要是房子被人家弄坏了怎么办?而金坷垃一句话就让那些信徒乖乖听话,几乎没有人质疑他的命令,在开封府,所有人都像供奉神灵一样敬畏他。哪怕是一些当时看起来非常可笑的事情,教徒们也完全照办。

当第一场雪花飘落,弯曲的板簧样件零碎的摆在他的桌面上。在零下几度的环境中,钢铁会变得更脆,金坷垃想象中的燧发枪部件就像玻璃一样断裂。看来在炼钢技术改良之前,金坷垃不可能大规模制造燧发枪,他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手里掌握的青铜火炮,虽然价格昂贵数量不多,但使用钻膛技术的火炮性能完全压倒传统铁炮。铜炮是可以用铸铁钻头的,但铸铁火炮就不知道该用什么钻头了。

在他听雪观光的时候,身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人影:“法王你坏了点规矩。”

“哦?”

“按理说,只有天使也就是莉莉斯才有权力找我办事。”

“你是影杀堂的负责人,听她吩咐的只有你的手下,你不归她管。”金坷垃答道。

“好吧。”老八也不做辩解,“想要我杀谁?”

“不至于。”金坷垃笑笑,“你知道我不喜欢暗杀。帮我偷点邸报就行了,这些天送邸报的兄弟都没有消息,恐怕福康安已经封路了。”

“这么大冬天,不会来的吧。”

“会的,我了解他。”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