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定军心(4/4)
现在贴黄换了,只要皇帝认为是饥民闹事,朱批一下,大家把饥民喂饱了,顺便分点银子,大清国也少了一单事情。
高!实在是高!
什么是政治才能,这就是!看出表面上很容易解决问题的方案实际上是个陷阱,看穿关键问题的内在联系,用一种简单有效的办法解决之。
和珅看完贴黄,满意的拟好意见,便让小官给其他内阁大臣送去。一般来说,内阁里的人对和珅言听计从,偏偏那个王杰和他不对付。王杰,状元出身,作为一名儒家知识分子,对和珅这种贪官深恶痛绝,但他没什么好办法,乾隆宠爱和珅,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恶心他一下。
奏折到了王杰那里,他也没说什么,毕竟和大人水平还是很高的,就算要贪污腐败也是顺手牵羊,从不做逆水行舟的傻事,那是下面的人该做的。
内阁无异议,就可以早朝了,也叫御前听政。
乾隆爷翻了翻奏折,要紧的就讨论一下,不要紧的就后面批一句知道了。
啪!
也许是昨夜纵欲过度,乾隆失了手,把一份奏折掉到了地上。
登时大怒!
这掉地上散开的折子正是山东巡抚的奏折。乾隆别的字没看见,就看见“白莲教“三个字,事情闹大了!
和珅赶紧上前解释:“皇上,奴才以为,山东大灾,饥民闹事,巡抚桂光所奏未必坐实,只需剿抚并用,不日便可平息。再慢慢查探即可。”
乾隆看了看王杰,和珅什么人他心里有底。
这一次,王杰没有跟和珅唱对台戏。“和大人所言有理。”
“混账!”乾隆大怒,满清皇帝最忌讳的就是造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错杀不可漏网,什么慢慢查探,等你查好了,反贼就跑了!“这分明是造反!命山东巡抚严加审查!将反贼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