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花样作死(1/2)
和珅贪了很多钱,王杰一分钱都没贪。但在白莲教的问题上,两个人之间形成了微妙的默契。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乾隆智商远远达不到他那些奴才的水平。
两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言语。
和珅反应稍快,马上意识到要把御史台的人管好。这事儿关键就在平息事态!皇上说了要抓白莲教,但不一定要大张旗鼓去抓,只要乾隆爷肯拨下赈灾粮食,不要把事情闹大,他呢把钱拿了,事情呢也处理的圆滑,抓几个替死鬼还是无伤大雅的。
王杰不这么认为。作为老狐狸,他当然也知道和珅的想法,但他不认同这种做法。赈灾粮食就应该一粒不少地拨到老百姓手里,你派你的人下去再捞一把,凭什么?!
王杰率先说话:“董诰清正廉洁又有经验,可当此任。”
和珅傻了,董诰这个人……基本上油水不进!清廉之名连乾隆都有所耳闻。
“准啦。”乾隆点头答应。
完蛋了!
董诰是个好人,青天大老爷,但往往最坏的事情都是好人做出来的,真正的坏蛋往往做不出最坏的事。和珅知道他那帮子是什么货色,王杰却不知道。在王杰的世界观里,一个道德上的完人一定可以把事情办好。
这读书虽然没读傻,可也真把人想简单了。
有过执着才能放下执着,做过贪官才知道什么是贪官。
董诰一下去,出事了!
钦差大臣清正廉洁,自然就看不惯地方上的奢靡之风,官员们本就无力镇压,又不受待见,钦差大臣下来督查,为了保住红顶子怎么着也要想办法凑些成绩。
有道是:
上级压下级一级压一级层层加码,下级骗上级一级骗一级层层加水。
下面的地方官为了显得自己政绩卓越,又不至于跑出去和白莲教徒正面对刚,往往会杀良冒功。若是在边疆和珅才不在意下面的贪官们杀几个良民什么的,但这里不行!原因很简单,山东离北京太近,一旦出现dòng • luàn,很容易造成极坏的政治影响。一旦造成大规模民变,凭和大人手下的那帮子自然是没戏,可你董诰就有戏吗?你收拾得了残局不成?
话分两头,钦差大臣整顿吏治准备镇压白莲教的时候,最正宗的白莲教已经走到沂蒙山下。一路上竟没有遭到什么拦截,这也不奇怪,越往西边走,满清的统治就越薄弱,早就被饥民冲得乱七八糟,除了一些死守县城的兵勇和地主武装,整个鲁西南基本上处于无政府状态。
上千人的队伍,拉着几十辆大车的粮食,跟没事人一样在官道上大摇大摆的走着。饥民外逃正如洪水,一开始外逃的那批力道最强,越到后面就越少,再往前走最多也就看见尸体了。
荒野露白骨,千里无鸡鸣。
金坷垃甚至不担心碰上清军,这种情景谁也不会愿意看上一眼。在这个世界上,他第一次见识了死亡,现在他见识了坟墓。稀疏的树木已经全部枯死,光溜溜的树干上没有一块树皮,遍地浮尘没有一棵小草,又肥又壮的野狗用贪婪的红色眼睛看着这支队伍,远远地跟着,仿佛下一秒就有新鲜的肉遗留下来。正如一个多月前难民们经过这里一样,森森白骨如同路标,清晰的标出前往黄泛区的道路。
“法王,这里有水源,是否驻扎?”
金坷垃的思绪又回到了现实。“待我看看。”
溪水还算清澈。金坷垃捧起一点水,在鼻尖上嗅了嗅,众人行军半日也都渴了,但没有命令谁也不敢脱队喝水。金坷垃凝视水中,有几条小鱼游动,确认这个水源是干净的!
“扎营,埋锅造饭!”金坷垃开始指挥士兵扎营。
军营驻扎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白莲教根本没有人懂,金坷垃也不懂,所以他只能一边实践一边改进。带兵打仗,最大的难点其实不是如何作战,而是如何保证这一千多人不会渴死饿死。在没有机械化运输工具的年代,军队扎营必定要靠近水源,同时江河也是运粮的绝佳通道,这一点将来会用到。至于粮食,现在还不是很缺。
除了基本生活保障,卫生是第二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卫生间问题处理不好,一但发生传染病,军队立即会丧失战斗力。一开始,白莲教并不会特意处理卫生问题,都是随便解决,流动作战这个问题还可以接受,一旦需要扎营,不用人家来打,你自己就把自己弄死了。
千人级的营地必须挖厕所,白莲教以卦为百人单位,那么就是一卦一厕所,厕所坑大约挖三尺多深,以不要淹死人为要(这不是玩笑!),在这个坑上铺上木板,条件好的钉上扶手,厕所就做成了。厕所两边一般需要堆起土墙,一来是晚上容易识别,二是作为扶手,第三是为了让风从中间穿过带走臭味,最后一个好处是厕所满了以后方便填埋。所以,厕所实际上是修在营房下风方向,和营房区保持一段距离,取水和吃饭的地方在营房另一侧。
假设背靠东西向河流,营门在北面,西面是厕所,东面是餐厅,南面是河流。
现在敌情并不严重,白莲教也用不着太严密的营垒,把帐篷和厕所造好就可以了,大家动手速度还是很快的。外面一层小壕沟可以防一些野狼什么的动物,那年月没有狂犬疫苗,一代枭雄巡夜被狗咬伤死于狂犬病,这画面也太美了点。入夜,须有一卦兵马在外壕站岗,半夜一轮,到了早上,全体吃早饭,然后拔营离开。
一路行军一路扎营,这支队伍隐约的就有军队的样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