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定军心(1/4)
话分两头,金坷垃清点兵器给养,嘉木按照昨晚议定的教义开始给教众讲经。
这一回的经文跟平时有点不太一样。
嘉木召集大小头领还有大部分将士,说了一句让所有人震惊的话:“我们起事到现在为止,算是失败了。”
为什么,四大金刚带着大部分人走了,军心不稳,留着辫子的已经开了小差,这些剪了辫子的走不了,才留下来。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清军一反扑,你这千把人就是砧板上的肉。
但是没人敢说!现在嘉木一说出来,众人鸦雀无声。
嘉木随后又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我白莲教顺天应命,无论到了哪里,我嘉木天师都是要革命的!”
革命,古典有载,并不是什么新造的词,指有道伐无道,用武力反抗残暴统治,自古以来为帝皇忌讳。
“想回家的,本天师认识这附近和尚庙里十几位方丈,可以剃头暂避。想要随我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跟着干!”
人群中一片窃窃私语。
“现在,天还没有亮!大堂里也不再掌灯,要走的,去偏房,金轮法王为你们安排。天亮后留下的,便是白莲真命,死后升入天堂,活着光耀万民。”
人群中一阵窃窃私语,昏黑之下陆续听到有人离开,但很快人群就寂静无声。
“会有很多人离开,但每一个留下来的人,都是信仰坚定的!”嘉木脑子里回想着金坷垃的话,这句话在朝阳升起的一霎那变成了无可辩驳的事实。
在他们眼中,嘉木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坚定,这是对统治阶级苦大仇深的坚定,这些人,是绝不会叛变的!
看众志成城,嘉木一声令下,向西北方向行军!
西北方向正是沂蒙山。
自古燕赵多壮士的同时,也有自古山东多响马。这倒不是孔孟之乡的山东人有喜欢打劫的习惯,而是官逼民反,实在活不下去,村民不得不结寨自保,与土豪劣绅武装对峙,久而久之,那些村民也就成了响马。说到底,混口饭吃而已。特别是鲁西南黄泛区的民众,历来被官府视为刁民,动辄镇压,即便是太平年景也常有“捻匪”作乱,到了天下大乱的时候,“捻匪”一不小心就汇成了“捻军”。
既然白莲教将目光锁定黄泛区,那么沂蒙七十二崮就是最好的根据地。这个地方是个三不管地带,位于青州府、济南府、兖州府交界处,理论上三个知府都能管,但又谁都不想管。那个地方乡绅恶霸勾结土匪强盗,只要不是和朝廷作对的,清政府招安为主,很少主动招惹。倒是这些山贼们因为要吃饭,常常惹事生非,附近各村无不结寨自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