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建造船坞闸(3/4)
漏水倒是有点漏水,油布密封性不是那么强嘛。
一小时不到,水位下降一米,船坞尽头和水泥预制件墙之间有压力了。
船坞尽头填海填的不是很瓷实,墙体有被墙外海水挤压弯曲的风险,杨浩赶紧让人划船拿来一些腿粗的木棒,用大锤把木棒敲进缝隙里,再给中间多加一些长杆横木,多少能减少点挤压弯曲度。
水位边下降边用木棒填缝,三小时后小半个船坞内的海水抽干,贴了木板的水泥预制件墙依然坚固,只稍稍弯曲了一点。
杨浩让人把没水的海底清理一下,垫一些土石垫瓷实作为基座,用细原木顶在基座和墙体上,这下稳固了。
毕竟墙体外的海水只有8米深,压力不是非常大,两千多吨压力罢了,墙体内外可是贴了两层三指厚的木板呢。
不过该漏水还是漏水了,无数缝隙滋出五六米长的水流,打在身上挺疼的呢。
没事,蒸汽轮机抽水泵换位,继续抽其它5个小半个船坞里的海水,等全抽完了,留一台专门轮流抽滋出来的水。
海边海水挡住了,小半个船坞里的海水抽干了,移民们先把填海的船坞路三个面夯实,再把挖山挖出来的土和石头铺上去。
铺一层夯实一层,直到船坞海平面位置宽15-20米,这10个小半个船坞的大概样子出来才结束。
船坞尽头和墙体缝隙没有再填埋,留着几米宽。
杨浩让人边挖之前的船坞路尽头,边用原木顶住墙体,把缝隙里的土石挖出来,无数原木依然牢牢地顶住了墙体水压。
挖出来的地方绑上竹筋墙,做成宽厚的柱子和闸门门柱的结构,绑好后用水泥、沙子、拳头大的石块、脑袋大的石块,像砌砖墙一般混合砌起来,省的用混凝土浇筑。
水泥还有27吨,足够把11个船坞闸门柱砌成。
这种竹筋、水泥、沙子、大小石块的建筑结构是经过历史检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