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苟利(2/2)
而这沉默,分明就是默许。
秦桧显然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便见他一躬身,继续宏声道:“昔日子产,改革田制而作丘赋。圣人以为仁,因其心出于爱民节用。而今新政则不全然。臣闻:古之爱人者,以宽民节用,树风立德为先。然李纲为相,鄙蔡京之名,而用蔡京之实,搜刮民财,为祸天下。如荆南共户口十万,寇乱以后几无人迹,然却以流民已复回,使岁输十之二,频岁复增,竟积至额为二十余万缗!此爱人耶?”
“臣深悚惧而虑,恐祸不在金人边外,而在萧墙之内也。”
便见他说完之后低头俯首。一时间,却是满堂俱寂。最后那一句宛如水面丢下一块沸石,搅得人心各自翻沸。却说,这些话,本是昨夜与朱胜非三人小酌时的私下言语,本不该拿至公开来说。但秦桧在那时便猜到,他二人为何偏生要将他一个南归之臣叫来吃酒,便是因为他虽官位最低,却是三人中唯一一个与赵官家日日相伴的近臣。
故而有些话,他可以说。有些事,他才能讲。
便见刘珏二人已是面色由红变白,几乎是要骇然失态,又在心底忍不住称许到底是昔日的御史中丞,那个敢于直面金人十万铁骑,当着粘罕元帅的面,悍然相争“存赵氏”的秦会之。只是到底他今日的弹劾便是逾权了!
二人不由频频看向赵官家。却见赵构面上非但不怒,反而露出奇怪的神色,竟近似于怀念……或是几分怅惘般,轻轻一叹息。落在此刻安静的能听见一根针掉落的殿中,却令几人紧绷的神经都是一颤。
“官家……”刘珏忍不住站出身来,却见赵构挥了挥手,道:“此事朕也知道。只因艰难之中,朝廷力未可逮也。”
上一世他和秦桧处理完外交困境后,自也是整顿起国内经济内政,便是在绍兴二十年起陆续公布了新田法、新茶盐法等。清察隐田,一扫之前的乌烟瘴气。不料此番对话,竟是提前了许多年。
但不知秦桧眼下捅破这个脓包,是为口中的“爱民节用”,还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攻击某位在外的公相?
“好教官家知晓,为政以德,各各缓急。臣以为,不如令各地派专使,措置经界,开垦荒地,一如今使相例。”秦桧听他开口,心头似是有根弦重重一松,脑中飞快念起赵官家似是对他隐隐约约总是有种格外的优容,然则这优容究竟是出自何故,一时间他却来不及深思了,便是紧接着提出一个和上一世一摸一样的建议:“重新量田,要在均平,为民除害,不增税额。”
赵构自然知道,这个办法确实卓有成效,当年实施之后,各地清黄册,岁入增加。然则他更清楚厘清经界,朝廷上的压力困难。他道:“此议论甚好。然则,隐田之事多大族子弟为之。若需清丈,不无须慎重。”
秦桧却以一句子产的名言答道:“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忽而又几分微妙得道,“再者,昔日李纲裁去恩荫子弟,不下十之七八,则怨已加身,亦非以触众怒而不为也。”
刘珏听了,不知为何心下几分悚然,却品味出他与夸赞李纲截然相反的意思。便见赵构非但不以为意,反倒一笑,心中更是生寒,畏首了几分。
然则刘珏却是误会了赵构,他所笑非是因圣心本凉薄,又或是他赞赏秦桧言下暗示的令李纲背锅,而是觉得这个貌厚深情,大暗似明的秦会之终于有几分回来了。
他沉吟道:“朕会思量,卿继续说罢。”
便见秦桧暗中松了口气,念起昨夜记在本中的些许文字,道:“实则,两河东南非止为旧田法困窘,还为茶盐一事。”
“臣闻建炎初,为凑三百万缗军费,李纲令真州印钞,准两河卖东南茶盐。而淮浙茶盐入京东,凡每袋纳借路钱二千,直输军中。东南共六十六州,二百四十二县,茶钱几何?更不必提盐钱。是以民间纷纷谓,其左藏胜过内帑矣!”
秦桧念起当时,朱胜非还吐槽“李纲性奢侈”,如他之前为张俊践行,便行了一百二十桌上座。(历史上此为李纲在福州为张浚践行)此等骇人听闻事,御史弹劾,却被赵官家留中了。
“臣浅见,当制新《茶盐法》,如子产铸刑鼎。新置行在都茶场,将地方上乱枝横生的合同场,一一罢去,亦可纾解民困。”
赵构又一点头,道:“此谋国言,下范宗尹议论。”
上一世,赵构放纵秦桧专政十六年之久,君臣一体,几成莫逆。便是先定经学道统,以天子为圣人,又尊王安石新学。接着便开始一一拨乱厘清礼法,如各类敕令格式、大礼、吏部法、茶盐法、新免役法等。便是因秦桧权倾朝野,植党钳制言路,地方无不敢不从,然则怨亦加于其身。
只是见赵构又赞赏了此论,刘珏二人的眼神却已从思量变得几分畏惧了,便是扮作泥木雕塑不再说话。
秦桧又道:“如今各地有知县二百余缺,但吏部铨曹选拔,却无愿就者。官家可知是何故?”
见赵构眯着眼望来,他心下一跳,自是不敢再拖延,便是立刻续上话头道,“便缘是财赋督迫,而恐被罪,所以畏避如此。”
“其令为守一方,任官父母,若想宽恤民情,不促催科,则旋踵之际,便因不称职而罢免!而若能迎合上司,一味惨刻聚敛,倒反是以称职闻而节节升官!逼得地方官只得惴惴,惟财赋是念,朝不谋夕。如何还顾得上爱民节力,宽恤宣化王政呢?”
方才赵构的默许几乎让他有几分冲动忘形。幸而一个警醒,方不至于出师未捷。然则直到此刻,见赵官家自始至终面色缓和,他才发觉脊背为汗打湿,有几分九死一生的后怕来。
--
注:
文中用的数据是绍兴年间的,估计了一下此时应该相差不大。
朱胜非吐槽见秀水闲居录
秦桧弹劾李纲的部分言语,如萧墙之内,来自张浚弹劾李纲的奏疏。
罗大帝说
求推荐!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