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颠沛(1/2)
“二圣,都是两个昏君皇帝。”只听六子忽然骂道。
秦桧假装没听到,只是要了碗水。六子骂骂咧咧得递过去水袋,却又不知何处寻来半块饼塞过来,秦桧接过后道了声谢,默默吃了。几人再不言语,埋头赶路。
然则,虽是让他那日说的话有所震动,刘仲一行的警惕却依旧未减。一路上,也只有徐师爷出声与秦桧聊得投机,心下益发肯定他是个大人物。
几人一路南下,但见宋国之内,道畔田地荒芜,村庄空荡,一片苍凉的坚壁清野之态。村民不是逃入了山林中,便是跟着富户躲进县城中。经过一座桥时,伍长刘仲止步凝视了一条岔路片刻,秦桧问了六子,方知道另一边二十里,便是他的刘家村。只是大家都不曾停留。
待到了德州城下,却见城门已经牢牢紧闭。墙下但见不少流民聚集在城外,各个饿的面黄肌瘦,衣衫蔽旧。见到他们,目光畏缩恐惧,各自捏紧抱住了怀中的布帛。
几人绕道南门处,徐师爷与城头军士喊完话,便被一只篮子吊了上去,须臾,却见城门开了条缝,里头跑出一列骑兵,将秦桧几人团团围住,当头小将喝道:“知州大人有令,你们几个一并入城。”说罢,又驱赶一番,将他们与周围见城门开后突然激动起来的流民分开。
越过瓮城时,秦桧并不多看,却觉城内又是另一片肃杀气氛。坊间店铺紧闭,巡逻士兵往来,边连城隍庙也是少了烟火气,偶尔望去,对上的都是一双双冷冰麻木的眼睛。
秦桧心下知晓,赵叔皎在拔为知州前,曾是德州兵马都监。建炎二年,金人东西路军发动总攻时,德州城应对东路军,血战了四十余天,到了妇老纷纷上城的地步,若非韩世忠在黄河抽了金军后路,迫使金人退兵,险些便陷落了。
事后,建炎官家便褒奖赵叔皎,直接授了他知德州,并揽折冲军。至今建炎四年,这位宗室子弟,已是深得德州民心。
实则,河北东路的几个知州,秦桧在挞懒军中这几年心里早都烂熟于心。念起南归前作所的功课,心下勉强定了几分。
但饶是他素来性子深沉周密,眼下真踏入了德州城,还是有几分恍惚。眼见目之所及、耳畔所闻也不再是女真语,而是熟悉的汉话,他不由低下头,蒙头赶路,一边悄悄遮袖,掩盖眼眶一阵酸涩来。
“敢问,赵大人何时能见我?”
秦桧同王氏几人让他们引入一间驿站,却见几个士兵将他们安顿完毕,便迅速退出,正要关门,不由急忙出声阻拦。
那大汉看了他一眼,只道:“不知道。”却拉上门,匆匆走了。
秦桧不觉一怔,几分隐隐不安起来。
几日下来,知州赵叔皎始终不见他,只派来一个军中人来驿站,问了金人情报事,却不曾言及太上皇。秦桧一思量,便将挞懒的军中他所知的,说了个七八数,只是不敢说的太详细,便连细节也是有几分真真假假。
但除此之外,驿站便再也无人问津,好似为人忘了一般。几人亦不敢出门,一日日下来,等得益发心焦。小院空中好似弥漫一股阴云,便连婢女兴儿讲话也是细声细语起来。
饶是如此,饭菜却也不曾短过。秦桧心下隐隐有所猜测,知他定然是上报给了朝廷,等候裁决。
过了几日,忽地,大门为人打开,秦桧急忙迎去,却见是徐师爷,站在门口苦笑一声,拱手道:“秦大人,又要启程了。赵知州让人送我们去齐州。”
秦桧不由皱起眉头:“朝廷还没有消息下来?”
徐师爷摇摇头,盯着他猜测道:“想来秦大人贵为重臣,朝廷不敢轻易决断,故而才让送去齐州。”秦桧先是一愣,极快反应过来,轻声问道:“金兵来了?”
徐师爷勉强笑笑,却不回答,只是催促动身。
心下却明白,若是眼前人自报的身份虚假,朝廷早便下令杀了去,而今奏本留中,便已是答案了。
却说,赵叔皎这般避嫌也罢了,偏生几人匆匆到了齐州,知州却比赵叔皎更过分些,竟连城门也不让开,只是开具了文书,用篮子吊下来,一味催促他们去兖州。马车上王氏听了,勃然变色怒道:“这陆岙真是好大的狗胆,当年不过我王门下一条走狗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