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谁念西风独自凉(16)(1/1)
徐良正坐在沙发上笑呵呵的指导徐小路打游戏,听见王末声音不善,又没有人接话,只好有些不耐的抬起来头来:“怎么啦?就你事多。”
王末“呵”了一声:“敢问徐老师,明天什么日子?在留给我的饭碗面前摆上黄白菊花是什么意思?”
西方国家文化同源,徐良当然知道11月1日的意义,也清楚黄白菊花的用途,只不过这花是他父亲拿来的,位置也是他精挑细选的,就算当时心里觉得不妥,也没敢出声。
眼下见王末发飙,徐良立刻就转头去看自己的父亲徐大仁。
徐父反背着手从卧室里走出来,梗着脖子说:“我送的,怎么啦?菊花是君子之花,我送来是为了提醒你们别忘了读书人的气节,有什么问题吗?”
王末一看他这装模作样的做派心里就觉得腻歪,硬邦邦的说:“您说的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现代菊花代表什么意思你查过吗?再说了,菊花那么多种颜色,你为什么非选黄白两色,除了奔丧祭拜,你见过谁往别人家送黄白菊花的?还直接往客厅正中心摆……”
“咱们都是中国人,记着老祖宗的传统就好,管那洋人的习俗干什么?”徐父犹自嘴硬,伸手拨了拨菊花,低声嘟囔:“我和你们妈妈在楼底下挑了半天,好不容易才挑出这一把好的……”
想起老两口平素的习惯,这下连徐良也倒吸了口凉气,问两人:“这菊花到底是哪来的?你们说!”
徐父看着窗外,梗着脖子不说话。
徐母连忙过来打圆场:“还能是哪来的?我和你爸下楼的时候看见楼下垃圾桶上放着的,老大两束花,糟践了怪可惜的,我们就在那里挑了挑,把那好的都挑出来了,凑了一束,这不刚好要到你们这边来,就顺路给你们送过来了,也是个礼物不是?”
徐母抱起瓶子就往窗前的书桌上放:“既然你们忌讳这个东西,那就不往饭桌上放,我放这里,放这里总行吧?我们拿了一路呢……”
窗前的书桌是王末常用的,摆了一张八寸水晶艺术照,徐良居中而坐,刚过周岁的徐小路骑在他脖子上,王末站在后面扶着孩子。
无数次深夜苦读、凌晨备课到绝望想放弃的时候,抬头看一眼这照片就是力量的源泉。
偌大的黄白菊花往照片前一放,在王末看来,往日那鼓舞人心的温暖色泽瞬间褪成了死气沉沉的黑白,大大的“不详”二字从天而降,砸得她理智全失。她一个箭步绕过徐母,挥手就把菊花瓶甩到了地上。
清脆的玻璃碎裂声吓得徐小路一个激灵,孩子捧着手机抬起头来,扁着嘴想要哭,一看见母亲的脸色,又吓得收了回去,放下手机嗫嚅着低叫了一声:“妈妈!”
王末的三魂七魄在这一声妈妈中迅速归位,她抹了把脸,勉强扯出一个笑容,朝着徐小路伸出手:“小路乖乖,对不起,妈妈刚才气疯了,不过不是对你,你别怕,晚饭吃饱了吗?妈妈带你去吃大鸡腿。”
徐小路吞了吞口水,伸出手在王末的助力下绕过那满地狼藉,站到王末身边大力点头:“要吃,晚上只有小米粥和黄瓜,我说没吃饱,爸爸说你回来会带我去吃鸡腿的。爸爸真是神机妙算,好厉害啊!”
徐良坐在沙发上讪讪的笑。
王末嘴角勾出冷笑的弧度,随口附和孩子:“是啊,你爸爸真的好厉害!”
永远都是这样,不想亏着孩子,又不舍得花自己的钱,于是就用一句句花言巧语给王末画地为牢,让她不得不照着徐良划定的路前行。
可是,王末是脑后生着反骨的人:为儿子花钱,她甘心,但被人算计着花钱,再多的甘心也变成了不甘心。她正要张口反讽几句,眼角余光瞟见徐母举起了双手,看趋势,打算来个拍膝嚎哭的经典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