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 34 章(2/2)
旁边的桌子被敲了几下,陈衍慢慢回过神,就见到陈七不知何时回来,张大着嘴正要怒斥,依照平日习惯没人会来打扰还在思考中的他。
眼前的那位文士,陈衍目光顺着桌边那只略微粗糙双手,往上游移几寸,立马对视上一双眼底泛着深冷双眸。
墨色宽袍更衬着其身形高大,嘴角浅笑不似陈衍那般看着就很亲近,而是保持几分着距离。
手中薄茧与之保养很好肤质,再次打上强烈对比,明明极为年轻,下巴上留着小撮胡须,看着到是很稳重,却老了不止十岁。
几乎是两人目光交接的刹那,陈衍则换上一副灿烂笑脸,眼中乃至嘴角半点不含糊,如沐春风正是文士的感受。
老狐狸如他,自然清楚知道小狐狸是个什么样,这笑意孰真孰假又不是给自己看。
眼前电子屏瞬间打开,点开文士头像,所有个人来历几乎是一目了然,这人是贾诩。
他最喜欢的那位谋士,就是贾诩这的难题有点实在,店里没位置了。
陈衍目光再次扫视店内一圈,他思考时间有点长,河东征兵经过长安的人也不在少数。
“可以。”陈衍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旁边还有空位。
贾诩越过陈七询问陈衍,就是知道这里面他有话语权。
不然店小二在旁边站了老长时间,陈七却迟迟没有点菜。
贾诩刚落坐,等候店小二特别有眼力见,跑了过来。
“哟!客官可是人都来齐了,不知几位点些什么菜?”
饿了好几天,但陈衍还是没什么胃口,便将目光望向贾诩,“来壶好酒,先生点的菜,算在衍的账上。”
贾诩到是没想到陈衍会如此客气,他虽然有心想要蹭一顿饭,面子总要过得去,“客随主便。”
“好酒得配好菜。”陈衍早在一开始就给贾诩找了个台阶下。
他是没啥胃口,整个人神色奄奄,若贾诩不点,陈七可不会照顾到他。
“那就再来几份小菜。”
在贾诩点完后,陈衍立马发挥了自己套近乎的手段。
眼神不时瞟上一眼旁边还在发牢骚几人,“听他们说最近河东太守正在征兵,先生也是要去谋份差事吗?”
“世家小公子只带着个侍从,现在兵荒马乱就敢往外跑?”
贾诩直接就把难题再次抛回到陈衍手中,想要套话的小狐狸还嫩了点。
“太学生被劝回,若要提前入仕,最后一关总得过啊!定的论题是河东太守,总不能不来。”
默默摊了摊手,事实就是这样,他说地确实是实话,但是看贾诩怎么一点都不信他。
“论题是董卓!”
贾诩再次上上下下把陈衍审视了个遍,脑子也没长歪。
“来这听到你们都夸他,又没说衍也要夸他。”
他是写给自己看,也是写给天下人看,董卓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直到饭菜上桌,陈衍点了美酒,却是让贾诩和陈七喝,自己只夹点菜,好似只应付下到了餐点的时间,仅此勉强能饱肚。
自称衍听口音颍川人士,贾诩隐约猜出陈衍的身份,若是陈家小公子,那这论题,就不那么奇怪了。
贾诩产生的好奇心,陈衍正是利用这点,没急着扒拉上去,用晚膳后便同陈七上了楼。
“去要壶热水。”还没进屋,陈衍便向陈七吩咐道。
“诺。”陈七下去时,正好同上来的贾诩打了个照面。
屋内陈衍则开始备上自己带的茶,爱养生的贾诩应该会喜欢才对。
不从言语上亲近,但其他喜好上陈衍还是会继续想办法,他若是去董卓那混,有个贾诩帮忙,想必能够事半功倍。
仿佛在印证陈衍的想法,贾诩急时在外敲了敲门。
“咚咚~”
屋内陈衍手中准备茶水动作立马停下,并抬头看了眼房门的方向。
“进!”
贾诩随后推门而入,有了陈家小公子名号,在董卓那混个差事不太难,贾诩得想办法把人弄上贼船。
作者有话要说:[1][2]引用自百度太学熹平石经注解
油纸
材料:用较韧的原纸,涂上桐油或其他干性油制成
性能:具有耐折及防水。
用途:供制雨伞﹑糊窗户或作各种防水﹑防湿包装之用。
不过桐油有毒,包吃的油纸只是用油浸染过,若非长期包装存储古时一般用荷叶,而包草药是糯米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