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 35 章(1/2)
贾诩在陈衍对面蒲团前坐定后,陈衍将一些花茶分门别类摆在桌案上,只等贾诩自己挑选。
他也是确定这次出行肯定能够遇上贾诩,关于养生这类东西都有准备,就是没想到会这么快,毕竟才出了洛阳。
四时季节茶,如今正值春转夏,菊花、薄荷和绿茶是首选,尤其还是非常常见的花草,不太需要专门去培育品种。
陈七进来时,见到陈衍把那薄荷叶又拿了出来,似乎想招待那位文士。
陈衍泡茶非常讲究,无论是水温还是茶叶,心中都有自己评判标准,陈家也不怎么喝茶,里面杂七杂八东西参杂过多。
后面在经过陈衍整理一套泡茶工序,陈家才逐渐流行起选最好的活水清泡。
擦拭消毒完酒馆房内标配的茶具,陈衍才向贾诩说明这些花茶的作用道:“这是菊花清泡后,可治用眼疲劳,抗氧化防衰老。”
贾诩半信半疑看了眼整个桌案的东西,明明才十来岁,怎么感觉有人比他还会养生。
“这个银丹草呢?”
贾诩指了指另外一盘,听说能制香,能不能泡茶,他是不太清楚。
“薄荷茶能防止痉挛减缓身体僵硬,适合在吃了过于油腻的东西后饮用促进消化,先生喜欢哪种?”
说不稀奇才有假,贾诩可听过不少关于陈衍的传闻。
心藏奇思妙想,手制百般变化,若非还在为生计发愁,怎么又得跑趟颍川。
“那,能否每样来点。”
“可以。”
“公子!”陈七在陈衍答应后,立马喊住道。
一道工序下来,按陈衍那精细的程度,费时亦费神,合着现在都来一点,又不是直接啃茶叶,哪有那么简单。
要不是知道这人不清楚,陈七都快以为是不是来找茬。
贾诩很快发现陈七的异样,菊花和银丹草,并非什么名贵品种,为何紧张成这样?
在贾诩正要拒绝时,陈衍赶忙出声打断道:“不碍事,衍很欣赏先生,这些花草便是特意为之准备。”
“诩还未自报家门,你知道吾是何人?”
“听先生口音是武威人,贾诩字文和,名士阎忠曾夸赞先生有良平之才,小狐狸当然也知道未来的老狐狸是个什么样!”
“你很聪明,做为颍川的名门,陈家世出贤士,许绍不也给过你品评,可堪为帝辅之才。”
“先生谬赞,衍不敢班门弄斧。”
客套话什么的,两人到是一个说得比一个要顺溜,只是在这其中,陈衍并不喜欢这些夸耀。
能被捧得有多高,自然在摔下来时,就会有多少人去踩上一脚。
两人的闲聊,随后陷入一阵沉默中,贾诩在陈衍不断调试下,发现不是步骤麻烦,而是要求也太高了。
“水不是活水,其中以山泉为最,塘水最次,不过现住酒馆这不怪你,但水温偏了些低,再烧。”
陈七见怪不怪接过茶壶,“属下明白。”
推门而出不再经手他人,这回自己亲自去烧水。
这,贾诩望着陈七进进出出了好几回,除了第一回打断,陈衍没接受后,就不再出言制止。
切实体会了一把,陈衍的真心实意。
以至于喝到茶时,他们已经呆坐了好半天时间。
“你们打算何时出发前往河东郡?”
“明晚。”
贾诩没多问为什么是晚上,他只想尽快等人上钩,继续循循善诱道:“以小友身份,董卓那处怕是见不到他,就被赶出来了,诩有好友在其帐下为军师,你们随诩一同过去,会方便很多。”
“有劳先生。”
陈衍再次递了杯茶水过去,一番骚操作以诚待人,可不就等着贾诩这句话。
两人再次闲聊些许事情,贾诩才匆匆离去。
等人都走后,陈衍则在布包中把封存在滴过蜡的竹筒里,将好几卷帛书拿了出来,其上所绘正是汉末时北方地图,揽括行政、地势、矿产等。
他们每行进一个地方,都会去附近农田山林河流处转转,顺便下几把铲子,看看土质标记矿场。
至于为什么第一个目的地是长安,好几个朝代的都城,自然有它独特之处。
而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陈衍还有很多事情要忙,熟悉人文地理是首要,古时旅游可没有向导。
确定好几个方位后,再次将地图塞回去,拉上陈七便直接出了城门。
地处关中偏南,北部为冲积平原,南部是剥蚀山地,地势上来看东高西低。
古时最为重要还是铁,很多兵器都依赖于它,其中铁矿能引起地磁场的变化,会导致指南针失灵。
长安附近,该挖的恐怕早就被挖了,他主要还是想看看挖矿技术上的问题,能否深采还是只停留在表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