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宋明录 > 第二部 干戚 第二十三章 大明的崛起

第二部 干戚 第二十三章 大明的崛起(2/3)

目录

随后,吕祖安召开内阁会议,任命陈亮为枢密使,李诚之任禁军镇国将军,辅广任厢军辅国将军,巩嵘任水军奉国将军,四人一起负责岚山军略。

吕轻侯参知枢密事、怀化将军,但暂列位在镇国、辅国、奉国将军下。他和武威将军朱棣、镇护将军韩启明、云麾将军李大有、游击将军纪晓天一起负责禁军力量。

“梁谷六仙”郝定、夏全、裴渊、葛平、王显忠、展徽等如今也都是一水的昭武校尉,负责禁军各指挥营、旅。

鹰扬将军姜无涯要负责军事情报系统的建立和分析,及对敌人重要人物的暗杀计划。伏波将军方远山负责水师作战。吕康年远赴麻逸,殖民总督职务一干就是十余年。

戚如琥在琉球的总督任上也干的正欢,汪大度常驻凌牙门收税。再就是戚如圭在济州岛养马,常仲明去了倭国石见山挖银子。

此外,时少章已崭露狰狞,现入职参军司。负责军事参军谋划,兼管卫尉寺。

吕祖泰卸去右使、左相身份,这次遥领枢密副使、宣威将军,负责对寿州乡勇“黑炭军”的控制。其实吕祖泰自淳熙十五年就几乎常驻赶赴寿州,据说是家族“产业”麻烦不断,从此远离岚山中枢十余年。

直到吕少安开发淮南时,才乘机举寿州一族内附。此时给他一个枢密副使身份,即是为了向寿州示好,同样那也是在威慑。大明宣威将军吕祖泰的个人安全必须得到保障。

虎牙将军吕安年任黄门侍郎,具体掌管锦衣卫和教廷安全事务。他给自己定的目标很明确,大哥轻侯不在时,他就要担负起义父、婶婶,以及弟弟延年、少安、留年、学士张从正等人的安全。至于其他人,吕安年自认没有能力做到尽善尽美,所以还请各位自求多福吧。

民事上,乔行简、葛洪为左右内相,吕祖俭出任宗正寺卿,兼岚山太学山长。

乔行简的左相负责对内阁政令落实,分管吏部、礼部、户部、翰林院、鸿胪寺。楼昉管吏部,巩丰掌礼部,倪千里主持户部,徐侨主持鸿胪寺,叶秀发执掌翰林院。

葛洪负责审核、封驳政令,及立法机构。分管刑部、兵部、工部、虞部、御史台、大理寺。王翰主抓兵部,王介分管御史台,时沄管虞部,王深源管刑部,朱质管工部,宋濂执法大理寺。

度正主兵器监,陈镗任将作监,董煟掌司农寺。

或说董煟这人真的很善于治荒,专门在岚山周边“捡拾”荒地安排耕种。身后配置的“民夫、流民”常常不下百人,个个龙精虎猛。莫说一般的乡绅、豪强不敢招惹他,便是金国地方官吏,也要退避三舍。

朱熟此次任琅琊郡守。朱熟个人固然能力不差,但用他做琅琊郡守,主要还是这个职务太过敏感。吕祖安如果不想在工作中受到太多牵制的话,选用醇厚长者风度的朱熟,就太合适不过了。

苏明渊掌岚山卫,汪大章掌盐仓卫,吕乔年掌云台卫,潘景良转任曲阳县令。这些职务都是岚山的基层柱石,需要绝对放心的人掌控。所谓用生不如用熟,用才不如用德。

王洽无意入职岚山。他正在筹办《岚山邸报》,和《岚山半月谈》杂志。这些报刊、杂志可不只是用来统战,同时也是对岚山上下的官僚系统进行民意监督的重要前沿阵地。

其他霍仪、王敏、孙武正、时青、董有等教众也或因为多年积劳、积功,或长大成材,或重获都护府信任,现在也开始纷纷走向军政、民政系统,担任各级官员、议员、军中将校等职。

而彭玉斌、汲君立、阎通、崔天佑、程邦杰、张正忠、刘庆福、国安用、王琳、王显臣等之前的流民少年,虽然没有“岚山八骏、粱谷六仙、狄水五义、黑风双煞”那么拉风,当然也早过了“岚山四害”的淘气年龄,此时他们都已开始在军中展露头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