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干戚 第四章 钢铁时代的崛起(2/2)
哪怕董煟已经把他的开荒十六策发挥到极致,依然无法改善这个“亢农”的局面。乔行简、葛洪一合计,索性再组织工业二部,什么挖泥巴烧瓷器、陶器、酒坛、水缸的,或者捞海带晒干、捕鱼摸虾做鱼干的,等等不一而足。不让你们白干,计件制多劳多得,时间也能自由安排。
收货地点就借用了张从正新建的一排医馆,那里的房子多数时间都在闲置,废物利用呢。真要老张需要,咱们再给他造一间好了。反正老张土地多的是,三百亩呢。
开始是借用,后来因为这些物资交易带来的利差实在巨大,连乔行简都不好意思继续白占老张地方了,索性出些租金给老张。吕祖安知道后甚是惊讶,特么这房地产的商业化进程也太快了吧?
总之,依赖岚山第二工业的乱七八糟产品,终于算是堪堪能铺满货舱,赚回运费就好。乔行简又安排人四处低价包揽密州、莱州等地货运走私,增加岚山船只回程的货运规模。
此外,面粉的加工也因为欧阳改把石磨改成铁磨,加装了筛网而受到南北朝权贵人家的热捧,出货量猛增。对比这个时代出产的面粉,岚山面粉更加细腻洁白,均匀如一。当然,作为地主老财,他就要十取其一地用原来的老法子收集点精细面粉,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值吗?
精细面粉的开发意外地在烧酒行业带来一次新的技术进步。酒曲的制造原本使用小麦、豌豆制成大曲,高温堆积制曲,酱香十足。可比这个时代的霉曲、红曲强多了。不过这种大曲的制曲成本高,出酒率也低。现在有了面粉的副产物麸皮,就可以用麸皮制曲的。
岚山的两款高端烧酒“岚山醇”和“桃花酿”,那还是要强调酱香老工艺,不惜成本保证品质。但这两种烧酒的售价动辄数百文,甚至数百贯不等。市场容量在那摆着,岚山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去降价,砸了自家品牌。
现在用麸皮制曲,不但制曲成本下降,酿造周期缩短,出酒率也提高了,整个烧酒的成本明显降低。在此基础上,吕祖安适时决定采用相对廉价的包装材料,比如几十斤的大酒坛子压低价格批发去。
一斤烧酒售价不足白文,加上吕祖安、欧阳编排的各种关于此酒典故、演义故事四处传唱,着实让“夹谷烧”火遍南北民间。夹谷山啊,当年孔子会齐候时,喝的就是这碗酒!景阳冈啊,武松打虎前也喝了俺们三碗烧酒呢!所以这酒还有个江湖匪号“三碗不过岗”!甚得绿林豪杰们喜爱。
也有不良商贾看出商机,这特么还能掺水继续卖?但是真敢这么干的,不但随时会被岚山取消采买资质,还有被岚山派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侠士、大盗反复修理的风险,得不偿失。
总之,继炼铁、炼焦、军工、造船等重工产业陆续投产,以及岚山各种产品的二次开发、革新后,人口、知识、土地、粮食、武力各方面的储备,才是岚山在淳熙十三年最需要全力面对的重要事情,但至少在目前环境下却是无解的。
人力的不足就要用科技的力量去弥补,欧阳开始思考“工业自动化”产业的升级方向。在参考了推磨的毛驴动作后,欧阳在石磨上方盖起二层楼面,二楼安装了钻床等机械。
将转盘连接到楼下的轴上,连接轴末端装上大大的齿轮,将钻床的末端小齿轮与大齿轮齿合,简单的变速箱就有了。在此基础上,现代工业中非常重要的钻床、车床、磨床等动力系统相继成熟,使岚山工业生产线的标准化、流水化成为可能。
这个变速技术不但被用于钻床、锻打、吹风机等工业技术,还引入到民生产品中。世界上第一台面条挤出机产生了。由此开发出阳春面、空心面、米粉等面食干品,大受市场欢迎。
最离奇的是,为了面条防霉,岚山加大面粉中食盐的配比,甚至煮食时还要多加点水才能调和口味,产能竟然供不应求。要知道,这年头一斤盐官价六十文,而岚山却是按五文计算进成本的。
“感情要是在盐里添点面粉挤出咸面条,会不会卖相更好些?”吕祖安瞎琢磨道。
“有那功夫,不如多开发些咸菜、咸鱼、干海带啥的,含盐量更高呢。”欧阳嘲笑道。
到淳熙十三年底,岚山每月可得火药五千四百多斤,炼钢铁四百多石。但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此后淳熙十五年起,更因为驰道铁路、造船的需求大增,那年钢铁产能接近三万石。
因为岚山有大量本金需要注入,所以保利钱庄的银票发行被有意控制,淳熙十三年只微增到一千两百万贯,年收益两百四十万贯。船运收益不温不火的十五万贯,岚山工业收益一百三十万贯。
其实这些成绩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事情是,这一年,岚山的军工产值达到了八万贯,军事支出了六十万贯。编制出作战禁军两千九百人,防务厢军两千六百余人,合计五千多战兵!
这才是岚山本年度的轰动事件。既然吕祖安这位神仙弟子已经给大家创造过巨大的财富,那么为什么不跟着他继续创业?难道割据山东、两淮的诱惑还不足以让他们全力以赴吗?
些许眼前浮财,的确不当啥。而与财富增长还算保守对比,岚山流民已经聚集超过六万人,一万三千多户。于是开始实行编户屯田。流民营不但被组织起来大肆在岚山周围开荒耕种,有时为了田地衔接问题,还要出高价买断周围私人地产。
这一万多户的流民男丁、妇女全都集中分配工作,大约可得人力五万余人。吕祖安信手搞了个屯田制,大意就是参考后世某天国把戏,把年纪大的、脑瓜实在不灵的都编入屯田司。其他人统统编入岚山工业司做工。每日固定作业时辰,食堂分时进食,分营住宿。
这种土地屯田制度长期执行下去其实是一种人性的倒退,万万不能凭此立国的。乔行简、葛洪都有含蓄提到这个问题,张从正更是和吕祖安拍过桌子。奈何吕祖安铁了心要这么干。
而且他还有后续计划,那就是干满三年的流民就分土地给他们承包耕种。也就是说,除了你不能私下买卖这块土地外,其他一切都跟你自有私产一样对待,只要你遵守章程,十二税一就行!
“你确认你要把岚山此前买到的七万亩土地都无偿分给那些流民?这些有了土地的流民真的想干啥都行?你绝不干涉他们过日子?十二税一外再无不苛捐杂税?你不会把他们岁收的半数入公?难道你就是传说中的那啥啥小蜜蜂?”
张从正疑惑道,这与他之前观察到的那些历史案例可不一样啊!
“什么叫小蜜蜂?那是雷----,算了,不和你胡扯了”!
吕祖安有些恼羞成怒。不过想想自己穿越以来的七八年里,作者委实尊重自己的选择,没有强迫自己当种/马,也没有大肆描述自己和欧阳的床第故事,已经很不容易了。那么自己就要懂的感恩,别给作者找麻烦。
或说吕祖安已经穿越越了,前世时空的法治管不了他。可作者还在水深火热之中,不小心就要被封“博”的。所以,不能说的话还是忍忍吧。吕祖安重新调整好心态,嫣然一笑,用一句非常高大上的话结束了本文章节:
“当然!只有土地国有化,才能有效抑制兼并,农民才能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