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四(2/2)
“回禀郡主,卑职等在重新归整往年卷宗。”
忙碌的人群之中,瞥见了顾淮的身影,她走了过去,见顾淮手中拿着一份卷宗,正在翻阅。
她不由问道:“是你让他们重新规整卷宗的?”
顾淮给她递了杯热茶,这里是存放卷宗的地方,堆放的全是易燃的纸类物品,“倒也不是,我这回来调户籍,发现了些问题,同林大人提起,他便让人重新整理卷宗。”
林大人是什么样的人物,昭昭自然是了解,那可是位老狐狸,能在朝廷和镇北王府游刃有余的平衡数年之久,到底出了什么事儿,才能让州府上下都忙着重新整理起了档案。
但见顾淮对手中事颇为专注,昭昭就也没多问,只坐在一旁,捧着那杯热茶,看着顾淮忙碌于整理档案。
她安静坐在一旁,看上去丝毫没有打扰,顾淮哪儿还有心思在整理卷宗上头,他放下了笔,盯着昭昭看了好一会儿,方道:“我想带你去一个地方看看。”
这话说的有趣,昭昭自小生活在凉州,凉州哪里她没有去过,却从顾淮口中听见他要带她去一个地方。
她不由道:“哦?你要带我去哪儿?”
顾淮微微一笑,“去了就知道。”
二人并没有走太远,却是一处荒废的院落前。
“就是这里。”顾淮停住了脚步,同昭昭说道。
“这里是……”昭昭仔细打量了一番这处院落,终于从记忆里找出了有关于它的记忆,“这不是州府中废弃了的府学吗?”
凉州城,因着离长安极远,大多数男子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去参军,甚少会有人考学,州学每年都收不到多少学子,开办起来很是艰难。就连这处专为
二十年前,与西戎一战后,阿罗部将士折损大半,凉州所有男子皆入征从军,抵抗外敌的侵犯。
要保家卫国,还是寒窗苦读十余载,凉州的男儿早就做出了选择。
凉州城重武轻文,已经多年,根深蒂固,就算现在西戎不敢来犯,属于和平年代,重武轻文这股偏见也从来没有散去。
林大人作为凉州文官之首,对此很是头疼,他手下缺人,朝廷却又不肯安排新人来,
昭昭心中一动,颇有几分无奈道:“你带我来这儿,该不会是想要告诉我,你想将这府学重新办起来?”
顾淮点了头,“我的确有此意。”
见他似胸有成竹,昭昭也不想泼凉水,但还是同他说起了实情,“想当年,林大人为重开府学一事,同我父亲商量了好久,派了人四处去游说,收效甚微,这些年,那些想念书的学子,基本都是私塾里上学,所以这府学荒废了多年,一直不曾重办。这可不是个好差事。”可这些年,凉州也没出过多少念书的人才。
她甚少对一事会持负面评断,可见重开府学一事有多艰难。
府学重振,其实对凉州而言,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之事。
她还小几岁的时候,就想过这问题。
只是,想要促成此事办妥,却是极难。
顾淮倒是不见慌张,“我知道许是很难,但我也想为你做些什么。”
他笑了笑,倒有些怅然之意,“我小时候不爱念书,这些年倒是一直不曾荒废过学业,虽称不上博古通今,饱读诗书,但或许能为别的学子解惑也说不一定。”谁能想到,当年不爱念书的他,因为他弟弟而坚持不懈念了十年书后,原以为没什么作用,如今却也能派上用场。
昭昭一愣。
“我想,重办府学是个不错的主意,若是有朝一日,凉州出了人才,能入朝为官,想必你就不会担忧着有朝一日,朝廷会再次对凉州产生忌惮。”
他这回跟着阿罗怙北巡,感触颇多,他沿途见了许多从来人居住过,却又被打杂强烧过的遗迹,西戎想要攻克凉州的狼子野心一直没有消失,就算是阿罗怙有不愿放手兵权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不想因兵权交接,而引起dòng • luàn。
昭昭低头思索起来,已经很多年,凉州没有出过入长安为官之人,朝中无人能向皇上谏言,凉州多少传言,皆是在旁人口中越传越离谱,甚至于因为皇帝不喜凉州,这些人就愈发乱传,焉不知镇北王想要谋逆这消息,是不是有心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呢?
这并不是什么好兆头。
顾淮这些日子,虽一直窝在州府里面整理卷宗,为亡者送遗物回家,脑海里却是一直在思考此事。
他凝望着昭昭,轻声言道:“活着还有许多事可以做。”
“你不是同我说过,若是接下来我想要做些什么,都随我心意。”
昭昭虽让他一同来凉州,可昭昭也告诉他,天下之大,若他想要去别的地方都可以。
“可我如今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让你少些烦恼。”
作者有话要说:修文也是一件让人头秃秃的事情。
这两天热感冒,明天继续明天继续。
希望大家能点点预收文《姑姑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