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1/2)
要杀先生的人是中常侍封谞和徐奉两位大人,邵不过是奉命而行。”
蔡邕心里咯噔了一下,心中苦笑。
原以为离开了雒阳,就能平安。
哪知道那些宦阉还不想放过自己,竟然赶尽杀绝。
回头看了一眼魁梧少年,蔡邕说:“黄邵,邕观你也是书人。
十常侍既然想要我性命,邕无话可说。
只是,邕有一事相求……元叹只是随我求学之人,与十常侍素无恩怨,不过是受邕所累。
若你还是一个书人,就请你放了我这个学生。”
“老师……”魁梧少年惊怒不已,“顾雍不才,却也知天地君亲师天地五常,岂能弃老师不顾而独活?顾雍若是逃走了,又如何面对天下人,如果面对师弟师妹?老师,若您还把顾雍当作学生,休要再说此话。
黄邵,有顾雍在,休想害我老师半根汗毛。”
长剑点指黄邵,顾雍大声喝道。
黄邵露出羞惭之色,朝蔡邕拱手,“先生,非是邵不答应,实不能也!”
说着,他抬起手,大喝一声,“点火!”
几十个火把扔出来,落在柴堆上,立刻点燃了熊熊烈焰。
顾雍一手拉着蔡邕,迈步向房外冲,“贼子休想害我老师之命,顾雍在此!”
杂役们锵的抽出了刀剑,准备阻拦顾雍。
就在这时候,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响。
紧跟着有人大声询问:“前方驿站,怎地走水了?你们都站在那里干什么?为何还不进去救火?”
那声音如同一声炸雷,在夜空中回荡。
蔡邕身体一振,一把拉住顾雍,“元叹别急,我们有救了,我们有救了!”
————————————————————
又见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又看到一些人非要把《恶汉》和别的书比较,你们觉得很有意思吗?你们觉得把在下的火气挑起来,去骂别的作者,你们在旁边看热闹很有趣吗?
在下自写书以来从不愿和别人争什么,吵什么。
你看不下去,在那里骂,我忍了,懒得理你们。
可你们这样别有用心的把在下和人攀比,啥鸟意思?不喜欢看,就滚一边去,阴阳怪气的挑拨,你们存的是什么心思?
第五十章荒野偶遇
天黑了,颍川在夜色中,只剩下一个朦胧的影子。
董俷骑在马上,立于一座山岗,眯缝着眼睛,盯着那颍川的轮廓半天没有说话。
手紧紧的握着阔刃斩马剑,面颊微微的抽搐,心里有一股火在蒸腾。
被活生生的赶出了颍川,对于董俷而言,简直是奇耻大辱。
可是他也知道,如果在颍川继续闹事,不但小命危险,连带着董氏家族也会被天下的士子所唾弃。
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武夫无名,这就是这个时代鲜明的特征。
即便是位高权重,依然会被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士子所鄙视。
那滋味,真不好受。
似乎有些理解,老爹为什么会在当权后对士大夫那么凶残的压迫和杀戮。
想必在老爹的心中,也压着一股怒火。
如果这怒火不能得到宣泄,积郁爆发起来,真的是很可怕。
“主人,就这么算了?”
董铁轻声的询问。
看得出来,他并不服气。
可不服气又能如何?在西北大地上,不服气可以用拳头打得对方服气,而对方不会有半句怨言。
但这里是中原,拳头固然很重要,却不再是唯一的指标。
家世、声望……有时候比拳头大小更重要。
长出了一口气,好像是把积郁在肺里的那股火吐出来。
董俷拨转了马头,“小铁,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今日我们在颍川所受到的侮辱,他日总会要讨回来。
别着急,我们有的是时间……哼哼,到时候看谁笑的灿烂。”
对于董俷的话,董铁似懂非懂。
心里虽然不痛快,但是他依旧点了点头。
不过在上马的一刹那,董铁说:“主人,那些家伙在死的时候,样子真的很可笑。
呵呵,小铁有点上瘾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砍下他们的头。
那家伙居然吓的尿裤子,名士?还不如一条狗呢。”
“会有机会,会有机会的!”
董俷诧异的看了董铁一眼。
这个在原来的历史中没有出现过的人,如今已经开始成长了。
他今年不过十六,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也许连老天爷都无法说清楚吧。
何止是董铁,自己不同样也在成长吗?
“兄弟们,今晚我们在野外烧烤,看星星,吃烤肉……哈哈,快活过似神仙啊。”
“没错,快活似神仙!”
随从们大笑不止,心中的那点火气,也随着董俷这一句话,烟消云散。
“走,我们比赛一下脚力!”
董俷说完,纵马冲下了山岗。
身后百余骑紧紧跟随,不时的发出苍凉的号子声,在夜空回荡,久久不息。
那滚滚的尘烟飘散,令那号子声,更显出铁马金戈之气。
***
皎月当空,不见云彩。
董俷等人在颖水旁点燃了篝火,更有随从把临时猎取的动物做成烤肉,肉香四溢。
生活在西北大地上的人,大都是豪爽之辈。
唱起了颇有西北之风的民谣,更有人唱起了许多人耳熟能详的《秦风-无衣》。
诗歌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行!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那歌声渐渐苍凉,却带着一种让人热血沸腾的韵味。
董俷也忍不住了,他靠在象龙的身上,看着远处的随从,不知不觉的和他们一同唱了起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也许他们是在向董俷表达一种决心;也许只是随口歌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