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风起东方 第五章 挖池塘和抓虾(3/4)
小五小六等人驾轻就熟地记录和指挥着,这几个月在薛子墨身边做事,动手能力得到了发挥,他们对于薛子墨教给他们的知识,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应用,已经渐渐融会贯通。现在若是拿他们和一些刀笔小吏相比,工作能力也只会只强不弱。若不是他们年纪还小,没有真正处理过大事,就凭他们现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随随便便都能在宋朝这个时代找到工作,当个掌柜、管事,甚至是去军中当个统计后勤的掌书记,都是易事。只有薛子墨,才会对他们感到不满,算东西慢,记录的东西混乱,在旁人看来,那简直就是薛子墨在苛责下人的行径。
泥地里,薛子墨扛着一把锄头,满头大汗地挖泥,丝毫不顾形象的样子令桃子心疼不已,又开心不已。能亲自下地干活,有几个富家公子做得到的?他的行为一点不是作秀,完全是真正地在干活。汗已经浸透全身,薛子墨挖得不快,看在周围的人眼里却不是如此,他们只觉得,这公子亲近,做事踏实,赢得了他们的一致好感。
“公子,你歇歇吧,别累坏了。”小五刚从家里过来,带来了一些点心和茶水,足够这里十几个人吃的。这是薛子墨吩咐的,一定要带够所有人吃的,不能只有自己一个人享受。
薛子墨唤过几位农夫一起吃点心休息,其中一位老农姓王,五十多岁的年级,这在这个时代,算是年级大的老人了。老人接过小五递过来的一块糕点和一碗茶水,说道:“公子心善,老农我第一次遇见帮东家做工,还能和东家一起下地干活,吃着和东家一样的点心,是我这辈子修来的福气哦。”
“老伯伯,让你见笑了,我只是瞎胡闹而已,干不了什么活,你问桃子他们就知道,我在家可懒了,不怎么做事的。”薛子墨笑了笑道。
“我王实不会看错的,能像公子这样,出生于富贵人家,却亲自下地的,老农也算是见过一些的,但若是像东家您这样卖力干活的,却是少之又少了。再说,东家带吃食不忘我等贫贱之人,足可见公子不是眼高于顶,瞧不起我等之人。老农我今日吃着这口糕点,深感是这辈子吃过最美味的食物。”
“哈哈,老伯伯你,嗨,老伯伯你若是觉得好吃,那就多吃两块,我家还不差这点食物的。”薛子墨被一个老伯伯如此夸赞,不好意思地笑道。
老农王实说着,眼眶湿润,突然间跪在薛子墨的面前,说道:“薛公子,今天老农我有一个不情之情。”
薛子墨吓了一跳,赶忙上前想要扶起老农,老农不肯,继续说道:“公子您先听我说完,我家原有一长子,一幼子,可是前些年,长子被金兵拉去做苦役,不幸病死在外,至今再也未见过他最后一面。如今老农年纪大了,幼子年级尚轻,和公子年级相仿,但家中贫苦,愚儿没什么学识,老农一直担心百年之后,愚儿的生活。我观察您的几个随从,个个年纪也不大,却懂得甚多,听桃子姑娘说,这些都是公子您教的。老农就想,公子心地善良,不吝传授学问技能于身边下人,若是家中愚儿能够跟在您身边,当个小杂役,只要公子啥时开心了,教他一点小学问,他此生就可以依此谋生,老农我也就死而无憾了。我自知学问的珍贵,本不该痴心妄想,但老农实在是放心不下家中的愚儿,就在这里厚着脸皮恳求您了,收下我家愚儿,就算能一辈子伺候公子也是他的福气了。”
薛子墨听得心里发酸,老农说得恳切,甚至有些低声下气。这并未让薛子墨有任何看轻对方的想法。老农的想法很简单,很朴实,他只想为他的儿子谋个生路,这么一位伟大质朴的父亲,薛子墨真的无法轻易拒绝。
况且人家是要把自己唯一的亲生儿子送到自己身边当仆人,只为了能够学得一点半点的生活技能,又有何过分呢。薛子墨不觉得有什么过分,他可不在乎自己的学问被他们学去,他只会希望周围的人学得越多越好,只有这样,这个世道才会变好。
薛子墨连声答应并扶起老人,说道:“老伯伯,您是位伟大的父亲,您的请求我答应啦,以后你的儿子就跟着我,和小五小六他们一起学做事就行,我会开月钱给他的。”
只是薛子墨这边刚开了个先例,那边在旁看着的十多个人,也都纷纷出来请求同样的事情,有些人家里的孩子,已经二十多岁成家立业了,有些才四五岁,说要卖身于薛家,希望薛子墨收下。薛子墨暗暗头疼,只是不好厚此薄彼,况且都是一些劳苦百姓,自己力所能及帮助一下也不是不行。思考了一会,薛子墨只答应收下十二岁以上,十八岁以下的人,太小了,自己还要当奶爸照顾人家,太大了,人家都成家了,年纪大了,学习新事物就慢,心思也更多,自己不好管理。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少收几个人,若是家里一下子多了太多人,家里的财政状况堪忧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