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1(2/3)
这与之前三老向县令(长)的问政根本就没什么区别嘛,这种“问政”在华夏大地已经持续了千年,在两汉还会继续,只有在异族入侵并统治的时候才没有,不然晋(两晋)、隋、唐、宋、明也有这样的习俗,华夏文明体系称呼这种行为为乡老政治。
说实话,吕哲到底还不是土生土长的人才会那么大惊小怪,见到这样的事情感到欣喜。
当然,发生在汉国的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毕竟现在的时节可不是“乡老政治”会发生的节日时间,那是因为特殊事件衍生出来的事情,要说欣喜吕哲倒也实际,萧何等“土生土长”的汉国核心官员才没有奇怪自己效忠的对象看见那样的现象欣喜感到讶异。
“王上,那么该将我国商旅被袭的事情以布告形式张贴出去吗?”萧何其实是有那么点不习惯的,因为除了汉国之外没有任何国家会这么干。
吕哲还没有说话,司马欣却是迟疑道:“作战计划还在调整当中……”
季布这个将军府的府令也说:“军队还没有全面调动完毕。”
“预热吧,将国民遭遇的事情张贴出去,让其余的国民了解他们的同袍都遭受了什么事情,”吕哲说的是暂时不公布将与哪些国家开战的事情,沉吟了一下:“孤想看看他们(汉国黔首)的反应。”(小说《大秦之帝国再起》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六百三十五章:泛国民意识(下)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大秦之帝国再起》更多支持!
唔?官府可算是张贴布告了!
因为议论的时间有点长,产生的舆论效应变大,关注的人肯定也就多,官府的布告一被张贴出来,围拢过去观看的人比往常要多得多。
以现在的教育程度十个里面基本是有九个不识字,所以经常会出现一大群人围着但是看不懂之下面面相觑的场面。
若是有识字的人在场,就有人会非常客气地请那位识字的读书人将布告的内容念出来,被众人恭维的读书人会傲娇地咳嗽上那么几声,带着一种被众人恭维的享受,然后在众人的期盼中慢悠悠地念出来。
要是没有识字的人在场,围观的黔首倒也不会鼓噪,毕竟张榜也不是进行一次半次了,每次张榜的时候官府总会派来识字的人为黔首念出榜文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是这样的,每每有官府张贴布告,总是有那么一两个识字的人……可能还识不全字,但是一点都不妨碍他们显摆的心思,没事干的时候等待在张贴布告的位置,等候那“天空一声巨响,老子闪亮登场”的机会。
布告上写了一些什么?原本看不懂时还能嘻嘻哈哈地谈论着等待,或是由读书人念出来,也可以是官府派来的人念出来,等待听清楚布告上所写的内容,一帮人都是愣了。
似乎……汉国一直在和列国做生意对吧?近一两年来大家生活变好,不正是因为官府从列国那里不断得到订单,然后民间的出产能够高价卖出,各个作坊也才能大量的工作岗位?
列国从汉国这里购买大量物资,因此才能维持数量那般庞大的部队。那是怎么看都是各取所取的美事。
现在列国是什么毛病?他们的军队竟然袭击了汉国的商旅,难道已经不需要汉国的商品,又或者是觉得有那个实力来挑衅汉国,想要与汉国开战么!
对了,商旅被大规模的袭击,那么与列国的商业行为是不是会停止,一旦汉国不再与列国进行商业行为,大家的生活会遭受什么影响,出产的物品买不买的出去,作坊会削减工作岗位吗?
吕哲很关注布告张贴出去后国民的反应。他在得知黔首第一时间不是因为有同袍被袭击而愤慨,是在担心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的时候,做了一个拍额头的动作:“我了个去,果然是这样,还是比较重视自己的生活变化。”
一旁的赵婉抿嘴而笑:“自然的咯,每个人都会先关心自己会因为什么事情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是天性使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