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0(2/2)
吕哲所统治的汉国是经过将近四年不断地排查和统计记录起在册千万人口,所能挖掘的潜力几乎已经完全挖掘出来。秦、齐、燕、赵也在做相同的事情,至于能挖掘到什么程度。那就看他们的行政效率了。
还有一个必须严肃探讨的问题,各国动不动喊出拥有多少多少万的军队,实质上各国真的有那么多的军队吗?
很多时候华夏文明总是喜欢夸大某些事情,比如在战争的时候明明只有十万军队,可是总喜欢加上几倍……老实一点的就乘于三倍变成三十万,有点胆量的就乘于五倍变成五十万。胆大包天的就乘于十倍变成一百万,他们管这个叫号称,也就是号称多少多少万大军。
最明显也是最有的名的例子就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当时的曹操提兵二十万大军南下,打出的号称是有八十万。在吞并荆州得到将近二十万的降兵之后转为号称百万。这么说来,曹老大只能算是介于老实一点和胆大一点之间的人物。
吕哲当然知道什么叫号称,他费了很大的劲在刺探秦、齐、燕、赵到底有多少军队,秦那边还真的有接近八十万;齐、燕、赵则是有点虚再加上有点乱,吕哲得到的情报是介于一百五十万到一百八十万之间。
好吧,秦军有八十万,齐、燕、赵、联军安多了算有一百八十万,他们已经打了将近两年。那么现在维持的军队有多少?
军队出现伤亡会有补充,吕哲一算再算,不断不断的证实。秦军所出现在各条战线的实际兵力该是还有七十万,齐、燕、赵联军下降得比较厉害只有九十万左右,但是有一件事情是绝对的,那就是军队的素质会不断不断的下降,毕竟补充兵一多,战斗力肯定是要出现变化。
“所以。我们的认知出现错误?实际上以目前的实力,只考虑军队供应的前提下。我们能够同时与秦、齐、燕、赵开战?”蒯通被一连串的数字绕得有点晕。
吕哲哑然失笑:“计算只是计算,那是从诸多的情报和数字中得出来未经证实的公式。”
几乎没人听得懂。但是他们能看出吕哲不怵于一下子就对秦、齐、燕、赵开战,只是忧虑开战之后怎么去保证占领地黔首的生存,另外就是对草原胡人那边也感到深深的忌惮。
南方离草原太远了,实际上还真没多少人知道草原胡人是个什么情况,包括其人口、文化、科技、战斗力等等方面都是两眼抓瞎,所以他们无法提出什么意见。
“秦军不是以三十万兵力与匈奴人打得不分上下吗?”季布有点奇怪的问了一句。他的意思是,汉军对上秦军在平等兵力和公平环境下差距不是太大,吕哲有必要担心匈奴人吗?
草原可不止匈奴这个族群,很多胡人并不属于匈奴人,这点吕哲已经纠正过很多次,季布一再分不清楚,吕哲已经懒得再去纠正。
“是啊,哪怕开战后再怎么顺利,我们也需要至少三年才能吃下中原和秦地,还要顾忌连续作战军队出现的伤亡和疲劳,”蒯通似乎也不觉得乐观?他顿了顿又说:“期间还要安抚占领地的黔首,与草原胡人对上也不可避免。”
“那么……我们到底参战吗?”桓楚有点急不可耐了。
吕哲捂着额头:“战是一定要战,但是……”(小说《大秦之帝国再起》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R466
第六百三十十四章:泛国民意识(上)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大秦之帝国再起》更多支持!
发生了什么事?最近怎么一直有鸿翎急使赶回南陵,他们背后从插着二杆小旗子到三杆,这令南陵居民看了之后有点迷惑。☆→頂☆→点☆→小☆→说,是南方那边续经过那场台风之后又发生什么变故了吗?
不对,南方那边土地还是雨季,台风给了汉军极大的伤害,但是对瓯雒国何尝又不是一个天大的灾难。
大自然对人是公平的,并不会因为看谁顺眼或者不顺眼选择伤害的对象,它只要一爆发就是“六亲不认”的凶残。
不是南方那边出现变故,那又是什么情况?秦与齐、燕、赵已经大战了快两年,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世仇,一方没有倒下真正便得不到终止。那是秦与齐、燕、赵之间的战争已经出现结果?
频繁的战鼓声和号角声最近一直从城外的军营响起,任谁都能看出那是一种高度备战状态下才会出现的情况。而似乎出外拉练的军队也在陆续回来,然后一支又一支军队从南陵向北方开拔,那么就是北方真的出现了什么状况咯?
往常只要国家发生什么事情,官府总会第一时间张贴出布告……至少是南陵城会第一时间进行张贴,在布告上告诉黔首国家遭遇了什么样的事情,哪怕是南征军团因为台风遭受惨重损失都没有进行隐瞒。
这一次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官府没有第一时间张贴布告?
说实话,吕哲已经用将近三年的时间来培养国民意识,无论是官府的变动,还是关于商业和农业上的一些消息,总是会让官府对黔首进行通告。
这样的事情先是在南陵试行,发现没有引起什么不良后果。反而因为这样的行为使得黔首根据官府的布告调整自己的产能方向,受益者多不胜数;官府的变动进行张贴,黔首先是不理解,茫然和意外都有,随后也渐渐乐于知道官府都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逐渐开始关心起国家来。
黔首与官府的隔绝一直都存在,哪怕是到了现代都依然存在,所以绝不可能产生“国家亦我之国家”的泛意识,黔首只会觉得国家发生了什么事与小老百姓无关,那是官老爷自己的事情。
黔首对国家漠不关心。那会产生什么效果?绝对不会认为国家也是他们的国家,国家发生了什么事情与他们无关。因此,异族入侵的时候,有切肤之痛的人或许会悲痛和想要报复,但是离边境太远的黔首则根本没什么感觉。
历史上官府与民间从来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