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2)
君主论
〔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著
潘汉典译
-----------------------------------------------
译者序
在历史上的地位
从十五世纪下半叶起,以意大利为发源地,欧洲进入了
文艺复兴时期。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的,这是一次人类从来
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化,是一个需要巨人的时
代,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
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尼科洛·马基雅维
里(NiccolòMachiavelli1469—1527)正是这个伟大时代的巨人之一。①
马基雅维里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政治家、外交家;同时
是一位思想家——政治思想家。马克思曾经肯定马基雅维里
及其后一些近代思想家在国家观上摆脱神学的束缚说,他们
“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都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
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②并且又一次指出马基雅维里及其后的一些近代思想家使政治研究dú • lì于道德,他
说:“从近代马基雅维里……以及近代的其他许多思想家谈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卷,第128页。
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0卷,第361页。
-----------------------------------------------
2译者序
起,权力都是作为法的基础的,由此,政治的理论观念摆脱了道德,所剩下的是dú • lì地研究政治的主张,其他没有别的了。”①马基雅维里是第一个使政治学dú • lì,同伦理家彻底分家的人,有资产阶级政治学奠基人之称,并且是历史家、军事著作者、诗人②和剧作家③。在所有这些方面都有其传世的著作,包括《君主论》、《论提图斯·李维著〔罗马史〕前十卷》三卷(下称《李维史论》)、《佛罗伦萨史》八卷、《兵法》(直译:《战争的艺术》)七卷、《曼陀罗华》(喜剧),还有其他剧本、诗、文以及大量的关于出使各国的情况报告和通讯等等。
在作者的几部学术名著中,《君主论》是最小的一册,但是最有名。——作为一部代表作,它使马基雅维里身后获得举世周知的名声(也包括恶名和所谓“马基雅维里主义”、“马基雅维里式的人物”等称谓)。此书在马基雅维里死后五年即1532年印行,迄今四百五十多年,从西方到东方,在宗教界、政界、学术领域和社会上广泛地引起各种强烈的反响。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西方国家一些舆论界列为当代最有影响的世界十大名著之一。《君主论》和关于马基雅维里思想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3卷,第368页。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0卷,第362页。
③马基雅维里的喜剧被法国伏尔泰称赞胜过希腊阿里斯托芬的喜剧;马基雅维里有意大利的莫里哀之称。英国马考莱亦赞扬备至。
①
②
-----------------------------------------------
译者序
3
研究,从新译本到专著在东西方各国不断出版。
马基雅维里其人及其学说,——“千秋功罪凭谁说”——这是值得重新探索的一项课题。此处仅就作者的时代、生平、事业,《君主论》创作及其他主要著作有关历史情况等方面加以简介,仅供对此一著作研究的参考。
时代、家庭、服官
一、当时意大利情况马基雅维里在1469年5月3日出生于佛罗伦萨,1527年6月22日去世,享年五十八岁。他的故乡佛罗伦萨以及意大利的其他一些城市在十四、十五世纪已早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最初萌芽之地,在文艺复兴时期,她的文化艺术的繁荣昌盛吸引了整个欧洲,但是意大利的政治体制仍然没有脱离封建分裂状态:米兰公国、威尼斯共和国、佛罗伦萨共和国、那波利王国和教皇辖地等五个主要国家,还有许多小的封建领地,为着疆土扩张问题利用雇佣军长期互相征伐,直到1454年缔结洛迪条约为止。马基雅维里就在意大利一个比较安宁时期出生、成长,直到他开始参加政治活动,他的前半生处在佛罗伦萨的黄金时代,文艺复兴的全盛时期,①后半生则处在法国和西班牙等国在意大利角逐的战
①从科西莫·德·梅迪奇于1434年当权,到他的曾孙皮埃罗·德·梅迪奇于1494年逃亡,其间六十年是佛罗伦萨的黄金时代。参阅:H.赫德和D.P.韦利编《意大利简史》,第84—85页,1963年,剑桥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