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2/3)
第五十五章内和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虫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拥有淳厚品德者,就像一个男婴一样:毒蜂虫蛇不螫他,野兽猛禽不抓他;骨弱筋柔但小拳头却攥得很紧,未知雌雄交合而小yīn • jīng却怒挺--这是其体内精气非常旺盛的结果;整天哭叫,但嗓子却不会嘶哑--这是其体内自行调和得很好的结果。
能够调和从而能够持久,就叫做常,懂得何为常就叫做明,能调和持久则有益于养生,就叫做祥,不能调和心理而任性使气就叫做强。物体强壮了即会衰老,这就叫做不符合道,不符合道就会早日衰亡。
-----
本章把品德淳厚者比作赤子,自身就具有旺盛的精气和自行调和能力。由此而告诉了大家一个道理:只有具有淳厚良好的品德,才能够避免任性使气恃强,做到知常明理、祥和持久。否则,就会过早衰败。}
第五十六章玄同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懂的人不说,说的人不懂;没有对外交流,没有外出的大门,神光内敛,纯朴如尘,不露锋芒,没有纷杂,这种封闭原始的精湛状态,就叫做玄同--与玄的状态相同。
所以,因玄同是不可能得到的而存在亲近,也因其不可得而存在疏远;因其不可得而存在利,也因其不可得而存在害;因其不可得而存在高贵,也因其不可得而存在低贱。因此,玄同就是天下最可贵的状态。
-----
本章论述了与玄相同的所谓玄同状态,其实也就是在描述玄所处的状态,借以说明为什么玄德会成为天下最可贵的品德。
玄作为对立统一体,如有无、彼此、利害、贵贱等,当然是不可能直接得到的状态--没有谁能得到如是非、彼此、贵贱、生死等这样的东西。而也正因其不可得,这才得以既存在了亲、利、贵等一面,又存在了其对立的一面疏、害、贱等,以及对立两面之间的本质差别。所以,没有玄同,也就等于说没有对立统一体--玄,从而也就没有天下的一切,而如此之玄同当然要为天下贵了。}
第五十七章谋略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知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依靠光明正大的正理治理家邦,依靠诡变莫测的奇谋带兵打仗,依靠无自以为是之事取得天下。我是怎么知道这其中的道理的呢?
天下统治者忌讳的东西越多,zé • mín众就会越加贫困,而民众手里掌握的利器越多,家邦就越会滋生混乱;人们掌握的智技越多,各种希奇物品也就会越多,而法律保护的这种希奇物品越多,则盗贼当然也就会越多。因而圣人言道:我一切顺其自然,zé • mín众也就会自然治化;我好清静,zé • mín众也自然就会清静自正;我不做强征强为之事,zé • mín众也就自然会富足;我喜欢没有非分欲望,zé • mín众也就自然会纯朴真诚。
-----
本章的内容是告诉君王只要光明正大,以身作则,爱民恤民,无为朴实即可天下大治,这既是统治天下的谋略,也是一个君王应有的品德。
另外,本章中老子反对"人多知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等事实也再一次证明了老子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结果、法制的作用以及它们的客观必然性等问题认识不足。不过,这与他期望回归原始的"小邦寡民"思想倒是完全一致的。}
第五十八章祸与福
其政闵闵,其民屯屯;其政察察,其邦。
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刺,直而不绁,光而不眺。
{为政简洁宽松,zé • mín众自然朴实纯真;为政繁杂苛刻,则其邦四分五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