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1/4)
苦一点,可心情倒轻松许多。”
金显成说:“我知道,丁工是遇上了刘格非,那老兄一心想找人谈诗论词,可惜没有对象。有一回我跟他一起到北京出差,火车上一路听他说元曲,听得我睡着了做梦梦到的都是关汉卿的铜豌豆。这次叫他撞上了丁工,丁工偏是个爱听这些古事的人。他两个人走到一起,就跟俞伯牙碰到钟子期一样,他们天天在一起说诗文说掌故,仿佛自己正隐居山林,开心得很。你哪有这份雅兴?就算有了,又哪里还会有刘格非?”
张者也笑了:“这你就错了。没有刘格非,也会有李格非王格非,不谈诗词,总会撞上一个会下围棋的吧?这我就其乐无穷了。”
金显成无奈,说:“就像那个王什么小组长说的,你们这些人呀,读了那么多书,可在政治上为什么总这么幼稚呢?”
反对主观主义,提高自己的思想
主观主义是与唯心观点分不开的。知识分子大多从事脑力劳动,实践少,久而久之,很容易强调个人精神作雍,因此很容易产生主观主义。
主观主义同形而上学有联系,我们知识分子搞科技工作,虽说有些唯物主义,但那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自为”的,因此我们也常有唯心观点。加上我们有不同程度的个人打算,不能客观地看问题,强调书本知识多,受的科技教育本身也有形而上学观点,因此我们常常具有形而上学观点也是不足为奇的。牛顿的大猫钻大洞,小猫钻小洞,是一个很有名的形而上学观点故事。
在我们的工作中,也常有形而上学观点。例如三门峡怎么做,我们也就怎么做的说法(把三门峡方法同三门峡的条件分了开来),缺乏一定的具体的分析,这样看问题,就带有一定的主观片面性,而不是实事求是。
事物是两重性的,又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主观看问题,只能看到它的局部或表面现象,或看到它过去发展的某一阶段,而不可能看到问题的全面和本质的发展,因而采取措施也会碰壁或者失败。
如何克服主观主义,从根本上看,也是一个世界观问题。有了辩证唯物观点,扫除了唯心的形而上学观点,才有了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也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有了这一认识态度,才会在各种情况下自觉地采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这样自然会克服主观主义。
主观主义同“有决断”并不矛盾,同坚持原则坚持真理也不矛盾,只要是在分析研究找出事物发展规律之后下决断,坚持就是对的。相反,人云亦云,毫无主见,也代表一种观点,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观点,因而也是主观主义。
过去我是常犯有主观主义的,一挖根源,也是由于形而上学观点。而形而上学观点,确同个人打算、缺少实践等分不开。今后要通过学习máo • zhǔ • xí著作,树立辩证唯物观点,克服主观主义。
张者也的这一篇心得体会整整花了一晚上时间才写好。夜里躺在床上,因为脑子太累,他反倒失眠。他想,máo • zhǔ • xí的著作的确值得一读,可是一遍遍地写这些心得又是何苦呢?我就是有着满心感受,可怎么才能很好地将这些感受写出来呢?不是所有人都能将他心里想的东西变成文字的。我本来就不擅长写这类文字,拼命要我发挥自己的短处,我又如何发挥得了?不知道这一篇费了我好大心血的心得是否得以过关,如果过不了关,我是否还得再写一篇?他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