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3(3/4)
萧大亨狼狈不堪,再也不敢掺和这事。
沈鲤这边也没闲着,他知道沈一贯要闹事,早有防备:你有刑部帮忙,我有都察院撑腰。一声令下,都察院的御史们随即开动,四下活动,灭火降温,准备冷处理此事。
其中一位御史实在过于激动,竟然在审案时,众目睽睽之下,对皦秀才大声疾呼:
“别牵连那么多人了,你就认了吧。”
审案审到这个份上,大家都是哭笑不得,要结案,结不了;不结案,又没个交代,皇帝、太子、贵妃、内阁,谁都不能得罪。万一哪天皦秀才吃错了药,再把审案的诸位领导扯进去,那真是哭都没眼泪。
三法司的人急得不行,可急也没用,于是有些不地道的人就开始拿案件开涮。
比如有位审案御史,有一天突然神秘地对同事说,他已经确定,此案一定是皦秀才干的。
大家十分兴奋,认定他有内部消息,纷纷追问他是怎么知道的。
御史答:
“昨天晚上我做梦,观音菩萨告诉我,这事就是他干的。”
当即笑瘫一片。
没办法,就只能慢慢磨,开审休审,休审开审,周而复始,终于有一天,事情解决了。
皦生光也受不了了,天天审问,天天用刑,天天折腾,还不如死了好,所以他招供了:
“是我干的,你们拿我去结案吧。”
这个世界清净了。
万历三十二年(1604)四月,皦生光被押赴刑场,凌迟处死。
妖书案就此结束,虽说闹得天翻地覆,疑点重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皦生光很冤枉。
因为别的且不谈,单说妖书上列出的那些官员,就皦秀才这点见识,别说认识,名字都记不全。找这么个人当替死鬼,手真狠,心真黑。
妖书何人所写,目的何在,没人知道,似乎也没人想知道。
因为有些时候,真相其实一点也不重要。
妖书案是结了,可轰轰烈烈的斗争又开始了。沈一贯被这案子整得半死不活,气得不行,卯足了劲要收拾沈鲤。挖坑、上告、弹劾轮番上阵,可沈鲤同志很是强悍,怎么搞都没倒。反倒是沈一贯,由于闹得太过,加上树大招风,竟然成为了言官们的新目标。骂他的人越来越多,后来竟然成了时尚(弹劾日众)。
沈一贯眼看形势不妙,只好回家躲起来,想要避避风头,没想到这风越刮越大,三年之间,弹劾他的奏疏堆起来足有一人高,于是他再也顶不住了。
万历三十四年(1606),沈一贯请求辞职,得到批准。
有意思的是,这位仁兄走之前,竟然还提了一个要求:我走,沈鲤也要走。
恨人恨到这个份上,也不容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