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第 107 章【雪灾篇全部删除重写】(1/2)
罗城距离潭州只剩一百多里路,若不下雨,走的快,四五日便到了。
戚阳朔所去的澧阳军州和潭州在另外一个方向,若是骑马,一日的时间便到了。
到底相处了这么久,卢父对他又多有照顾,戚阳朔心中感激,同时又有一些独自上路面对未知未来的一丝茫然。
这一路经历使他迅速的成长起来,竟有几分喜怒不形于色的感觉,让人没有瞧出来,只觉他少年稳重。
卢父到底怜悯他一个少年,丧父丧母,对他道:“若是有困难,可来潭州寻我们,若是不知我们具体位置,去太守府打听一下,报上贺蕴章的名字,总是能打听到一二的。”
戚阳朔又是对卢父、卢母、卢桢、卢桓郑重地一抱拳:“此番恩情,日后必报!”他本想说‘必有厚报’的,但此时前程未卜,便牢记心中。
*
戚阳朔离开后,卢父他们也抓紧时间赶路。
主要是年底了,还有十来天就是除夕,他们想赶在除夕之前安定下来,过个好年,以求来年一年风调雨顺。
他们从七月中开始逃难,现在已经腊月,算一算,竟快五个月了。
五个月,走了两千多里路,还是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条件下。
饶是卢桢这个户外徒步爱好者,也有些吃不消。
本来天阴沉沉的,他们害怕下雨,都拼命赶路,没想到没下雨,天晴了。
天晴后,早上和傍晚还好,晌午路面化冻之后,路面一下子变得泥泞不堪,比阴天不下雨的时候还要难走。
原本四日就能走到的路程,他们硬是多花了一天半,一直到五天后,他们才终于到达潭州。
大多数的流民都被安置在江凌了,去潭州的流民少之又少,不到总流民数的二十分之一。
一来是江凌流民太多,无法安置下几十万人的庞大流民队伍,这才使得部分流民继续潭州方向继续逃难。
一方面是部分流民在逃难过程中成为盗匪,若留在江陵城,则会被打入贱籍,他们干脆离开江凌,想找个山头,占山为王,落草为寇,靠打家劫舍为生。
这一路卢父他们看过不知多少。
这些成为盗匪的流民也知道,逃难者如乞丐,甚至不如乞丐,从他们身上打劫不到什么,都是打劫当地人,导致卢父他们还没到潭州,就被潭州城派出来的剿匪官兵团团围住,这些官兵十分野蛮,看到他们竟是连问都不问一声,差点就被当做盗匪给打杀了。
吓得卢父赶紧高声大喊:“我们是受会稽贺氏贺公子所托给太守大人送信来的!”
怕他们听不见,连喊数声。
南方人口音和北方人不同,好在卢父原身走南闯北十几年,多少会写南方话,卢父卢桢他们本身也是南方人,虽说南方是十里不同音,但那些手持利刃的官兵们,总算停了下来,为首的一位中年将军骑着马站在距离他们三米远的地方,目光冷然的看着他们:“信何在?”
卢父此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求生欲,完全如古人一般,从骡车上下来,手里拿着信,弯腰将信高高举起。
卢桢一直紧张的看着父亲,生怕这些人一个不高兴,挥手一刀就将他们头给砍了。
一位官兵走过去,拿过信递给为首的中年将士。
中年将士接过信,看了眼上面的印鉴,并没有打开信看里面内容,便将信件还给了卢父,大声呵斥道:“来到潭州城,就要守潭州的规矩,配合登记入户,禁止入夜出门,听见了吗?”
他嗓音十分洪亮,面容严肃。
卢父他们连忙躬身行礼应喏。
中年官兵见他们还算知礼,与普通流民不同,又与太守有关,并没有为难他们,转头叫两个官兵带他们回去,剩下的人又驾马离开,围剿附近流窜的盗匪。
留下的两个官兵知道他们是给太守送信的,卢父也很快与两个官兵聊了几句,知道这两位官兵一位姓刘,一位姓陈,不清楚他们跟太守具体什么关系,也不曾为难,将自己知道的关于潭州城的情况都客气的告知卢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